品牌越成功,其對品牌和logo設計的重視程度越高。本文介紹鄧祿普品牌故事和鄧祿普標志logo設計圖片。
120年前世界上最先開發出充氣輪胎的DUNLOP,在汽車社會發展的同時,不斷開發新的技術,為車、人、社會的進步和協調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此外,DUNLOP通過參加汽車競技領域中歷史悠久的拉力賽,在速度和持久力方面用實際表現證實了DUNLOP的技術實力,并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致力于開發更高的技術。
此類活動中造就的技術和訣竅又反饋到普通轎車輪胎的開發上,進而創造出以高性能為目標的新技術。1999年DUNLOP發表了“數碼輪胎”這一新作品,從技術上確立了21世紀輪胎開發的基礎。
數碼輪胎的誕生,使得輪胎的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等基本性能得到飛躍性的提高。DUNLOP的高性能輪胎為世界上眾多著名廠商及高性能轎車改裝公司所采用。
DUNLOP還積極致力于全世界的重要課題-環境問題,在日本實現了廢棄物的零排放,同時,在減少地球溫室效應的主要因素CO2方面也一直在努力貢獻。
DUNLOP在21世紀的使命是:與汽車共同進步,為追求人類和社會的安全性、舒適性、環保性、經濟性永不停息的挑戰。
鄧祿普輪胎先進技術
在輪胎發展史中大放異彩的一系列先進技術奠定了鄧祿普作為先行者的地位,并因此為世人所信賴,而被載入史冊。
數碼輪胎技術
Digital Rolling Simulation--數碼輪胎模擬技術,代表了最具前瞻性的技術通過超級計算機中的模擬轉動輪胎模型,實現各種不同的模擬實驗。如輪胎花紋噪音模擬,空氣壓力變動模擬,氣體穿透模擬,鋼絲外力吸收模擬,橡膠配方模擬,磨耗能量分布模擬,輪胎噪音模擬,實車行駛模擬,路面環境模擬等。汽車的基本運動狀態如行駛轉彎制動等最終都要通過輪胎與地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得以實現,可見輪胎對于汽車而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部件,然而在過去開發這一重要部件時,無法實際觀察到行駛中的輪胎接地面成為一大技術瓶頸,于是對于以通過不斷研發推進輪胎技術進步為己任的鄧祿普輪胎工程師而言,“希望觀察到行駛中的輪胎接地面的動態”成為他們的夙愿,如今這一愿望通過數碼旋轉模擬這一鄧祿普獨有技術得以實現,通過數碼輪胎可以無限制地模擬近似真實狀況的行駛狀態,獲得實車實驗時無法獲取的接地面數據,據此反復驗證分析,從而使輪胎達到安全性,操控性,舒適性的最佳狀態,2006年基于數碼輪胎技術模擬的輪胎內部空氣震動情況,率先研制出可以使輪胎噪音大幅降低的“特殊吸音海綿”輪胎并實現商品化
鄧祿普缺氣保用輪胎-Rnflat Tyre
所謂缺氣保用輪胎就是我們俗稱的“防爆輪胎”,缺氣保用輪胎帶來的優點就是在胎壓為零的情況下仍能以一定速度行駛一段距離,使行車安全性大大提高無需備胎的技術,目前鄧祿普以開發出了兩種缺氣保用輪胎:胎側加強式與支撐環式。其中當前主流的胎側加強式缺氣保用輪胎的優點在于其可以使用普通輪輞,但也產生了輪胎重且硬的缺點,給車輛的駕乘舒適性帶來影響,鄧祿普缺氣保用輪胎針對這一缺點開發了全新CTT技術,CTT最大特征在于其采用了具有獨特圓弧漸開曲線的斷面形狀,胎面的弧度使短而堅韌的胎側得以設計出來,有效減輕了輪胎重量,提高了舒適性和操控性。憑借被廣泛認可的技術實力,鄧祿普的缺氣保用輪胎已得到世界多家知名汽車制造商的信賴,目前BMW寶馬,MINI迷你,LEXUS雷克薩斯,NISSAN GT-R,均使用鄧祿普的缺氣保用輪胎作為其原裝配套輪胎。
鄧祿普非石油資源輪胎
一直以來,輪胎的原材料和生產嚴重依賴于有限的石油資源,針對這一課題,鄧祿普采用先進技術,并于2006年發售了天然橡膠和其它天然原料比率高達百分之七十的非石油資源輪胎ENASAVE ES801,該產品由于降低了滾動阻力而為削減碳排放做出了貢獻,獲的一致好評,并獲得三項節能大獎。鄧祿普并未因此止步,2008年非石油天然資源含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七的ENASAVE 97上市,ENASAVE 97在制造使用廢棄這三個階段都有效降低碳排放,在制造階段減少百分之十七碳排放,由于有效降低滾動阻力在使用階段能降低油耗從而降低碳排放,在廢棄階段由于生物原料比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七是廢棄階段減少百分之九十四階段碳排放。鄧祿普將繼續領跑環保輪胎領域為我們共同的地球環境和未來做出貢獻。
賽道上的鄧祿普
過去的這個注定被歷史銘記的世紀,在F1,勒芒,巴黎——達喀爾,SAFARI,DTM,MOTO GP等世界頂級賽事中,鄧祿普留下了數不盡的勝利和感動時刻。無數次的勝利,尖端的技術被多支世界知名車隊信賴并驗證。在不斷挑戰極限的過程中,鄧祿普一方面充分驗證了自身的優異性能,另一方面更不斷將從中獲得的寶貴經驗與數據反饋于民用輪胎產品的開發實踐,并由此提煉出多項先進技術。未來鄧祿普將繼續在這條挑戰之路上馳騁。鄧祿普擁有F1優勝83次勒芒優勝34次的好成績。
鄧祿普與勒芒耐力賽
法國勒芒(Le Mans)24小時耐力賽是世界上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世界性汽車賽事之一。 鄧祿普彎由于賽車需要在賽道上不間斷的跑上一整天,因此,輪胎的優劣有時候甚至比車手的技術更能決定勝負歸屬——在抓地力不分伯仲的情況下輪胎的耐磨性越好就意味著賽車可以減少進維修站換胎的次數。從1924年至1991年,配備鄧祿普輪胎的賽車一共獲得過34個勒芒耐力賽冠軍,在所有知名輪胎品牌中遙遙領先。單圈長13,605千米的法國Sathe賽道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賽道之一,鑒于鄧祿普輪胎在勒芒耐力賽的輝煌貢獻,1992年承辦勒芒耐力賽的Sathe賽道其第三號彎被命名為“鄧祿普”彎.該彎處碩大的“DUNLOP”標志已經成為Sathe賽道的標志性建筑。
鄧祿普標志logo簡約大氣,體現了鄧祿普大品牌氣質,上海vi設計公司認為設計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