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創建于 2005 年,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學校以中國早期教育家、革命家、留英博士耿丹烈士的名字命名。學院秉承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辦學理念,傳承耿丹烈士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鑄造耿耿丹心,為國為民的校魂,踐行學會學習,決心奮斗,追求先進,爭取全面的校訓,營造勤勞、節儉,學習、上進,團結、貢獻,自覺、正義的校風,致力于打造一所擔負社會使命的百年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坐落于北京市順義區,校區占地面積 32.73 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 10.26萬平方米,綠化率達31.3%。校園四季景色宜人,是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資源,賦予師生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和日新月異的創新與時尚。
學校設有國際商學院、國際設計學院、人文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五個二級學院。2020-2021學年共開設25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文學、教育學、法學等7個學科門類。現有工程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社會工作、漢語國際教育、視覺傳達設計等5個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我校充分發揮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的示范輻射作用,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和資源配置,形成以工學、藝術學為背景,以現代服務相關專業為特色,多學科相互滲透、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專業結構與布局。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自成立之初,就把公益性辦學做為首要原則。在《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章程》中第三十條明確規定:舉辦方北京耿丹教育發展中心和北京工業大學共同承諾,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堅持公益性辦學。在17年的辦學歷程中,耿丹學院主動承擔作為新時代大學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使命。不僅每年的學費收入全部用于辦學,還承擔政府和社會的一些公益項目,利用自身的學科、專業、科技、人才、信息和文化等優勢,為北京市特別是順義區社會建設和文化服務。開展專業培訓與公益幫扶,以專業人才優勢搭建社會建設、文化服務和公益服務的資源平臺,成為當地社會發展的重要合作者,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精準的創新支撐。
辦學17年來,這座有著優秀傳統和創新精神的民辦高等學府,逐漸形成了高品質的辦學特色。學校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宗旨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學校在開放式、國際化、應用型的辦學定位上,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辦學目標上,在工科背景、學科交叉、校企結合、國際視野的辦學特色上,形成了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培養出來的人才更好的滿足社會和時代的需求。
近年來,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不斷加強專業建設、突出專業特色、提升專業內涵,持續推進課程改革,提高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全面提高教師育人水平。大力提倡和大膽嘗試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積極開展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深入推進研討式、混合式、翻轉課堂、工作室等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成效,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同時,為改善教育教學環境,學校加大投入力度,新建的綜合教學樓、游泳館、籃球館、健身館,改建升級的工程創新中心、國際設計學院大樓、學生事務大廳均已投入使用,基礎設施逐年配齊建強,不僅保障了學校各項教學活動,也為教職工提供了良好的辦公、授課環境,為學校創建高水平大學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十分注重人才的選聘和培養,校園不僅有百年大樹,更是名師濟濟、青年才俊云集。圍繞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結合高等教育教學新形勢和新理念,遵循引進與培養并舉的方針,積極拓寬引才渠道,在國內外選聘優秀人才,開展多樣化培訓交流活動,著力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育人能力、創新能力,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面向未來,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堅持改革創新,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實現內涵式發展。為近5000名在校生和15000余名畢業生,努力打造一所高品質的成長樂園和精神家園,為國家和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