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上海建橋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上海建橋學院(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位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應用型專門人才的民辦大學。學校全稱為上海建橋學院有限責任公司,為營利性民辦高校。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成員、全國高校后勤事業發展先進單位,同時是上海黨建工作特色高校、上海市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應用標桿培育校,上海市政府促進就業先進集體、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平安示范單位,上海市征兵工作先進單位,上海高校黨組織攀登計劃,上海市三支一扶工作先進集體,并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學校還獲批設立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
學校于1999年由周星增等一批熱心教育和公益事業的企業家出資籌建,翌年6月正式登記設立,2001年4月,學校獲批為民辦上海建橋職業技術學院,成為主要從事專科層次學歷教育的高等職業院校;2003年8月,學校更名為上海建橋職業技術學院,同年被列為上海市11所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之一。2005年9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同意在上海建橋職業技術學院的基礎上建立上海建橋學院,學校逐步成為以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06年9月,首批本科學生報到入學;2010年7月,學校獲批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自2004年起連續七屆獲上海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并于2015年2月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2015年秋,學校由浦東康橋整體搬遷至浦東臨港。2017年5月,學校入選上海市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上海市教學成果獎7項,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6個,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1個,上海市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5個,上海市特色專業3個,上海市一流課程7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2門,上海市優質在線課程3門,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語課程3門,上海市重點課程71門,上海市重點教改項目14項。學校注重國際合作交流,先后與世界100余所高校簽訂了學術合作與交流協議。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53.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總規模為22471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027人,涵蓋經、管、文、工、理、藝術、教育學7個學科門類,37個本科專業。本科生數占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比例為89.12%,工學類專業在校生5780人,占28.86%,人文社科類專業在校生14247人,占71.14%。
學校基本建成了一支規模適中、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學生滿意的教師隊伍。共有專任教師1137人,外聘教師461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41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6.59%;其中具有博士學位297人,占26.12%。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師占15.83%;具有行業背景的教師占38.35%;被評定為雙師型的教師19.53%。學校不斷優化經費分配結構,合理安排教學經費,保障生均日常運行經費滿足需求。學校教育經費總額每年均有增長。
學校現有(含在建)建筑面積484788.14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19.49萬平方米,實驗實習場所7.37萬平方米,運動場3.84萬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2.57億元,教學用計算機7380臺,多媒體教室216個,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總數19025個;目前,學校建有10個二級實驗中心,各類實驗室170個。圖書館座位數達到2894座,館藏紙質圖書161余萬冊,電子圖書、期刊180余萬冊,各類數據庫60余種。
學校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核心,構建了全要素、深層次、多元化的深度產教融合體系,形成了畢業即就業,上崗即上手,發展可持續的應用型人才深度產教融合的培養特色。學校與上海南麟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合作,投資約4000萬元,建設了具有實習實訓、生產服務、經營管理于一體的生產性、功能性和代表性的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產教融合示范基地。與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在共建上海智能制造系統創新中心產教融合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內容和形式,共建了智能系統與運維技術研發中心。2021年10月,本校數聯智造產業學院被批準為首批上海市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11月,本校被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授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產教融合基地。
學校是上海市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試點單位、首批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試點單位和上海市民辦高校輔導員研修基地、首批上海市高校創業指導站、浦東新區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學校獲批教育部產教融合創新基地2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8項,學校機電學院的數控實訓基地為國家級示范性數控實訓基地。
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實行科學決策、民主管理。學校的校訓是:感恩、回報、愛心、責任;質量方針是:以人為本,德育為先,依法治校,嚴格管理;辦學理念是:民營模式、公益性質、人本觀念、文化管理;辦學使命是:為學生建成才之橋,為教師建立業之橋,為社會建育人之橋。
學校堅持廣泛的校企合作和深度的產教融合辦學模式,尋求與行業、企業緊密對接的共同發展理念,探索建設應用技術型大學,實現校企資源共建共享和多方共贏目標。通過四個既是又是形成了生產廠房既是工作車間又是實踐教室,技術能手既是生產骨干又是帶教師傅,見習學徒既是企業員工又是專業學生,加工訂單既是生產任務又是實訓項目的學習場所與生產基地雙重學習平臺,教師與工程師互聘互助的雙重教育主體、學生與準員工雙重受教者身份的雙元性模式,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先后與中興通訊、迪士尼、海昌、豫園集團、東華美鉆、科大訊飛、上海電氣、六院、五院、永達汽車、沃爾瑪、臨港集團、自儀院、南麟集成電路、順豐、建發物流、易盟集團、東方衛視中心等百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關系,實現校企合作培養人才。
2019年,學校順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并得到了專家組對學校工作的高度肯定。同時,學校堅持依托校際合作辦學模式,借助兄弟院校優質教育資源,在雙向互動的交流合作中,增強學校發展實力。學校先后與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簽署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協議,開展聯合培養專業碩士研究生合作,在合作中增強我校學科和師資隊伍水平。學校加入由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19所高校共同參與的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聯合辦學,參與上海高校課程資源共享中心建設,在校生就讀期間可共享跨校優質教育資源。
學校熱心公益慈善事業,迄今已在全國各地捐建40余所希望小學,資助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300多名貧困生累計達1000多萬元;此外,學校還多次冠名或贊助中國圍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國際跳棋等棋類比賽以及全國大學生擊劍比賽、全國大學生摔跤比賽等體育賽事。
進入新時代,學校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應用技術大學辦學定位,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依法治校,嚴格管理的質量方針,緊密結合上海和浦東經濟社會發展,立足臨港新片區推進產·教·城融合發展,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堅持國際合作與產學合作,努力把上海建橋學院辦成一所特色鮮明的應用技術型大學,力爭在國內一流民辦大學建設進程中實現新突破。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上海建橋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