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黃淮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黃淮學院是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創立于1971年。學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稱的駐馬店市。現為教育部應用技術大學改革戰略研究試點院校、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河南省十四五重點建設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高校、河南省碩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河南省高等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5G智慧校園試點高校、首屆河南省文明校園(標兵)單位。
目前,學校主要有開源路南北校區、醫學院校區,總占地面積2760畝,設有18個二級學院。圖書館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達209萬冊、電子圖書230萬種、中外文數據庫及各類應用平臺67個。現有本科專業59個,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農學、教育學、藝術學、醫學、法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在校生2萬余人,教職工1600余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28人、副高級職稱416人,博士近300人。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管優秀專家、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教學名師、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等200余人,并聘請300余名行業企業優秀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土木工程教師團隊榮獲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教師發展中心被評為河南省首批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直屬附屬醫院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綜合能力在全省三級綜合醫院中排名第三,在全省市級綜合醫院中排名第一。
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目標,秉承厚德、博學、篤行、自強的校訓,持續弘揚除了奮斗,別無選擇的學校精神,不斷砥礪唯有創新,方能超越的黃淮品格,突出地方性,聚焦應用型,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突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功探索了一條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國際化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道路。
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聚焦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堅持圍繞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圍繞發展辦大學、圍繞需求育人才,大力推進應用型學科專業體系建設,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7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位居河南省同類高校前列。按照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四新理念,深入開展校企雙主體培養,構建了通識、學科、專業、創新創業 四位一體的模塊+平臺特色化應用型課程體系,形成了知識學習+實踐鍛煉+基地就業的實踐教學新生態。近三年,學校獲批省級一流課程31門、省級教學改革項目23項,4個應用型人才培養項目獲批省級重大項目和重大委托項目,獲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0項,獲批省級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102項,并入選教育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工業機器人操作與運維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學校與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信陽師范學院、中原工學院、巴基斯坦COMSATS大學等高校開展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被河南省教育廳納入大別山革命老區教育振興發展計劃。校企合作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打造了1+N創客空間集群,構建了以五個融入為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近三年來,學生在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中獲獎200余項,10名學生先后入選全國大學生創業英雄100強。學校先后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首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和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2年2月,河南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管理服務中心落戶我校。
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學校主動融入區域創新驅動發展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和團隊建設。現有省級重點學科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國際聯合實驗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32個,省級教學團隊、創新團隊14個,市級教學科研創新團隊29個,并聘請中國工程院王復明院士擔任校學術委員會主任。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合作組建了駐馬店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研究院駐馬店市大數據發展研究院駐馬店企業家學院鄉村振興學院圓通科學工作院等產業創新服務平臺,高校數字媒體產教融合創新應用示范基地成為全國首批13個建設學校之一。學校被授予河南省學術交流基地、河南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學報《天中學刊》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擴展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服務區域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與近300家行業企業合作組建黃淮學院合作發展聯盟,校地校企共建了嫘祖服裝智能制造學院黃河生態工程技術學院農產品加工學院夏南牛產業學院食用菌產業學院花生產業學院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學院應急管理學院等11個現代產業學院。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壩道工程醫院團隊以及平輿縣共建的防水材料與工程產業學院獲批河南省首批省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與遂平縣人民政府、河南惠強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新能源與網聯汽車產業學院獲批2022年河南省示范校重點建設產業學院。校企校地合作服務鄉村振興,聯合打造了明港鎮新集村、驛城區蟻峰鎮回蘭拙匠書院、確山縣中山店村、遂平縣紅石崖村、驛城區魯灣村、鞏義市小關鎮樓子溝村等13個美麗鄉村示范點,新集村入選住建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精選試點村和農村農業部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定點幫扶村西平縣高廟村2020年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村。圍繞鄉村讓生活更美好,與駐馬店市政府共同舉辦鄉村讓生活更美好鄉村振興論壇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論壇,全力服務地方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
文化傳承創新成果豐碩。學校高度重視文化育人工作,積極參與地方文化傳承創新。堅持以校園文明涵養城市文明,以校園文明提升城市文明,以校園發展服務城市發展,以校園發展推動城市發展,著力打造凈化、綠化、美化、文化四化校園環境,致力構建宜學、宜教、宜業、宜居四宜教育生態,2021年7月,學校被推薦為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圍繞挖掘保護傳承地方文化,成立了天中書院、天中文化研究院、豫派二胡研究所、楊靖宇精神研究中心、竹溝紅色文化研究中心,編輯出版《天中九章》《重陽文化》《嫘祖文化》等10余部地方民間文化專著,與駐馬店市合作拍攝了電視紀錄片《鄉韻鄉魂•絲弦道》《中國傳奇之都•駐馬店文化名片》《風卷紅旗中原紅色歷史文化系列專題片•竹溝記憶》,制作了《盤古開天》《梁祝化蝶》《傳奇天中》《重陽登高》等原創動畫電影,學校獲批河南民俗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天中本土音樂研究所、駐馬店傳奇文化研究中心3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傳承基地。原創音樂劇《楊靖宇》獲批2020年度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重點創作項目,2021年5月,我校創作的舞蹈《文獅少年》,作為河南省高校唯一代表作品,參加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開幕式,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黃淮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