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是由教育部批準,具有獨立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本科層次職業技術大學。學校坐落于具有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文明城之稱的山東省省會濟南市,占地面積1300余畝,校舍面積近60萬平方米。學校設有智能制造學院、建筑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現代藝術學院、交通學院、數字財金學院、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防教育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和基礎教學部。
在30年的發展中,學校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教育質量為核心,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新工科,融合性,職業型的特色辦學思路,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展路徑,走出了一條凸顯工科特色、注重內涵建設的職業技術大學發展之路。
學校黨委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高校的根本任務,堅持改革創新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構建了思政課教學、日常教育與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網絡教育五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在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選擇主流文化,崇尚主流價值,培養大學精神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教育引導作用。2022年,學校馬院思政黨支部獲批教育部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實現我校黨建在國家級項目上的重大突破。
學校根據山東省及濟南市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對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實現了專業鏈與區域經濟產業鏈的緊密對接。目前,開設本科專業20個,專科專業47個,形成了智能制造、新基建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建筑類四大優勢專業群。四大專業群依工而建、優勢明顯、互為依托、各具特色。已建成省級品牌專業群(建筑類專業群、智能制造技術應用專業群)2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市級資源共享課各1門,省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新基建信息技術專業群)、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企校共建工科項目2個(機電一體化技術(3D打印技術應用方向)、智能制造--機器人應用技術);市校融合發展戰略工程項目1個(新基建信息技術專業群);市級產教融合示范專業(群)點培育項目2個(新基建信息技術專業群、智能制造工程技術專業);市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培育項目2個(汽車智能技術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軟件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市級職業體驗試點培育項目3個(3D 打印體驗館、汽車體驗中心、建筑-城市-人居體驗館項目)。省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省級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
學校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以建設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為目標,建立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010人,其中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及以上的教師462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683人,雙師型專業課教師510人,兼職教師536人,學校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國商業服務業技術能手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6人,山東省首席技師1人,省級青年技能名師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干1人,省級青年技能名師2人,泉城首席技師1人,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人,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省級教學團隊7支。高級工程師、高級會計師、高級技師等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百余人,柔性引進博士60人,領軍人才、高級人才26人,其中省級及以上專業指導委員會領軍人物4人,引進首席技術、技術能手等4人,引進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的專業帶頭人8人,省級教學名師11人。
學校堅持能力為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投入巨資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已在校內建成集教學、科研、實訓為一體科研基地8個,建立公共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99個,與校外300余家大中型企業建立實習基地300余個。這些實訓、實習、科研基地的建立為開展實踐教學和科研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學校面向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圍繞國家和山東省發展戰略、行業企業技術難題、職業教育高地建設和學校改革發展等方面,積極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研發推廣轉化活動。近五年,主持承擔省、市教學與科研立項課題123項,其中省社科規劃課題6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和教育教學項目12項、省教育廳高校科技課題12項。承接行業企業技術咨詢服務等橫向委托科研課題49項,到賬經費1200萬元。在中外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18篇,其中SCI、EI、ISTP檢索收錄50篇。主編參編學術著作和教材154部,取得國家專利授權99項、軟件著作權61項,參與編制行業標準2項,獲得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項83項。
學校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注重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建立了全員參與就業,全程指導就業,全力實現就業的就業工作體系。一是實施了一把手抓就業創業工程;二是通過就業指導課、創新創業計劃大賽等形式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三是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和創客空間,為學生提供了實戰平臺;四是初步構建了1+X多證獲取體系,學生可獲得畢業證+多個職業資格證書;五是建立了小賢才校園招聘管理系統,為學生就業提供了良好服務。學校榮獲首批山東省中華職教社創新創業學院稱號。
學校的發展獲得上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先后榮獲全國百強職校全國創新創業成果孵化獎山東省先進社會組織山東省高校后勤、校園綠化與管理、校園治安防范先進單位等稱號;學校黨組織三次榮獲山東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校長吳夢軍教授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第四屆黃炎培杰出校長獎、教育部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等稱號。近5年,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各類競賽獲獎436項,其中全國一等獎11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27項,省級一等獎79項、二等獎125項、三等獎182項。
站上新起點,奔向新目標。作為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院校,學校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質量發展,確立了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建設在全省、全國特色鮮明高水平職業技術大學的發展目標。目前,全校師生在學校黨政班子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銳意改革,開拓創新,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頑強拼搏的精神,為實現學校新的發展目標而努力奮斗。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