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上市公司品牌戰略 & 品牌設計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 > 福州logo設計 >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2023-04-14

    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聊城職業技術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校徽校訓圖片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是2000年10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由原聊城廣播電視大學、聊城衛生學校、聊城地區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和聊城市畜牧研究所合并組建而成。是國家級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院校、首批國家級示范性職教集團牽頭單位、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山東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山東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是聊城市委市政府建設冀魯豫職教先行區和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龍頭單位。

    區位優勢

    學校所在地山東省聊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江北水城·運河古都。這方熱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較早的發祥地之一。伏羲推演二十四節氣、蚩尤葬首、倉頡造字、伊尹耕莘、孔孟傳教、孫龐斗智、曹植聞梵等,都在這里留下傳說和遺跡。聊城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被列入國家中原經濟區、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協同發展區,是全省為數不多的國家重大戰略疊加區;鄭濟高鐵、京九高鐵、魯中高鐵在這里搭建起木字型高速鐵路網,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學校概況

    學校占地面積62.9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3.5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的新校區即將投入使用。學校建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實訓室、圖書館、網絡中心、學生公寓、餐廳、大學生文化廣場、魯西四史主題教育館、生命與健康科學館、網絡安全科普中心等場館設施。聊城智能仿真綜合性公共實訓基地正在建設中,學校的基礎辦學條件不斷提升、設施設備得到進一步優化。校園整體環境優雅、人文氛圍濃郁,是學子們讀書求學的理想場所。(截至2021年12月)

    學校現設護理系、醫學系、機電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經濟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旅游管理系、農牧科技系、應急管理學院等9個院系,51個專科招生專業,全日制專科在校生1.6萬余人,招生范圍覆蓋山東、河南、寧夏、山西、吉林、安徽、內蒙、甘肅、江蘇、貴州等10個省市自治區。(截至2021年12月)

    學校按照市委積極打造冀魯豫地區職教先行區要求,著力建設山東省西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紅色文化挖掘與傳承基地。

    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以四史教育為切入點,大力開展三全育人。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原思政部黨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學校團委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并榮獲國家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教育部國防特色教育學校等榮譽稱號。英模文化被教育部教職委評選為一校一品校園文化品牌;黃河大合唱藝術團獲評全國高校百強學生社團;藝術之聲文藝輕騎兵社會實踐團獲評全國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品牌項目;匠心筑夢社會實踐團獲評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聊職女籃榮獲2021年第24屆大學生籃球三級聯賽全國總決賽亞軍。學校是山東省職業教育學會德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單位,是山東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學校充分利用聊城作為冀魯豫革命老區中心得天獨厚的優勢,以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為切入點,成立了孔繁森精神與紅色文化研究院、黃河研究院、中華家風文化研究院,大力開展紅色教育,把孔繁森精神和紅色文化、黃河文化、家風文化融入教育教學過程。

    學校始終堅持以師生為中心,切實為廣大師生辦實事、解難題。完善落實獎助幫扶政策,打造書記有約、校長面對面等品牌活動,暢通8912345服務熱線,構建一站式學生服務大廳,拓寬學生反饋渠道,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大力培養學生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傳授學生修身之道、培養學生終身愛好,發掘學生個性特長、練就學生職業專長,實施三全育人和課堂、課外、宿舍三大空間全時段管理與服務,實現學生德業兼修、全面發展,打造聊職德育品牌。

    教育教學

    學校現有全國優秀教師4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省級黃大年式教學團隊2個,山東省教學名師8人,山東省青年技能名師3人,省級名師工作室4個;有中央財政支持專業3個,國家骨干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品牌專業群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省級職業教育十百千工程示范專業2個,3+2專本貫通培養試點專業2個;聯合主持國家教學資源庫1個,參與國家教學資源庫4個,主持開發國家專業標準1個,主持省專業指導方案2個;建成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省級精品課程和省級資源共享課53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4門、省級思政金課1門;國家規劃教材15部;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截至2022年3月)

    技能培養

    學校按照大賽常態化、專業全覆蓋、師生齊參與的原則,構建了雙方參與、兩級管理、三個銜接、四次提升的技能大賽長效機制和賽事成果轉化機制,實現了課程競賽、專業競賽的常態化,教師教學水平、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教師獲省級以上各級各類教學競賽70余項,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31項,三等獎31項。先后承辦了全國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信息安全管理于評估賽項、山東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護理技能賽項和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賽項、聊城市職業技能大賽等各類賽事,并在全國護理教學成果展示賽、全國職業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技能大賽、全國衛生職業院校中醫藥社杯檢驗技能競賽、全國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項目競賽、中國軟件杯全國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全國BIM算量大賽等省級及以上技能大賽上獲獎100余項。學校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7項;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獎134項,其中一等獎18項,二等獎63項,三等獎71項。護理專業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連續4年獲國賽一等獎。中國教育在線、中國教育電視臺相繼報道,學校也成為中國教育電視臺《少年工匠》欄目首期播出單位。(截至2022年3月)

    科研與社會服務

    學校以服務社會為使命,建立了多方位、立體化、開放式的科研服務體系。目前,學校建有23個市廳級及以上科研創新平臺,其中山東省高校畜禽疫病防控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個、山東省高等學校應用技術優質協同創新中心1個、山東省職業教育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2個、聊城市技術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14個、聊城市社科普及宣傳教育基地3個、聊城市社科研究重點基地2個;現有科研創新團隊21個,其中山東省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共同體產業服務團1個、山東省科技扶貧團隊1個、山東省青創人才團隊1個、山東省科普示范工程(團隊)1個、聊城市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共同體1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16個;山東省科技特派員15名。(截至2022年3月)

    近年來,學校共承擔各類教科研課題896項。其中,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3項,教育部思政專項1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4項,工業和信息化部課題2項,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12項,山東省軟科學計劃項目13項,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10項,山東省人文社科研項目8項,各級教學改革項目89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10篇;出版學術論著和教材345部。其中,被列為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規劃教材17部;獲市廳級以上教科研獎勵360項,其中,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4項,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山東省軟科學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33項,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35項,山東省職業教育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2項,聊城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26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2項,其他專利207項。旅游管理系連續六年服務全國兩會、連續三年服務博鰲亞洲論壇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為山東職業教育一張閃亮的名片。(截至2022年3月)

    學校緊緊圍繞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戰略、服務聊城九大優勢產業集群,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退伍士兵、下崗職工、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聊城職業技術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



    本文關鍵詞: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校徽,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校訓,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校徽含義
    聲明:本文“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總監談
    總監一對一免費咨詢與評估
    點擊咨詢總監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S
    總監微信

    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務咨詢 張小姐

    業務咨詢 付小姐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