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上饒師范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上饒師范學院的前身是1958年創建的上饒師專,1959年更名為贛東北大學,文革期間停辦。1977年復校,2000年3月經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上饒師范學院。2005年11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7年11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目前,校園占地面積1594畝,校舍建筑總面積47.88萬平方米,折合在校生數16396人。教職工1251人,其中教授(正高級)職稱81人,副教授(副高級)職稱249人,博士269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人選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27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6人,江西省雙千計劃人選3人,江西省高校青年井岡學者1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江西省科技創新杰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1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兼職博導3人,兼職碩導59人。
學校獲批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2個國家特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為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獲批體育教育、物理學、化學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批54個省級本科教學工程(質量工程)項目。設有15個二級學院。有信息與教育技術中心、圖書館、學報編輯部等教學教輔機構。有朱子學研究所、方志敏精神與贛東北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書法教育研究所、南方油茶科學研究所等30多個科研機構和9個學術工作室。有省一流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科研平臺12個,其中: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各類哲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科學研究基地(中心)7個、與南京大學共建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個。此外,參與其他單位聯合共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
學校教學科研設施較為完善,擁有數字化校園網絡、各專業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體育館、標準塑膠田徑場等先進的教學實驗設施。截止2021年12月,有館藏紙質圖書164萬冊,電子圖書182萬冊,教學科研儀器總值1.92億元。近5年來,教師共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531項,出版專著80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42篇,獲得專利授權245項,34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
學校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辦學項目,目前已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泰國、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十余所高校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多樣化的國際合作辦學。
學校文化積淀深厚,踐行政治建校、質量強校、特色立校、廉潔辦校辦學治校理念,形成鮮明的師范性、地域性、多科性辦學特色。確定了以成功申碩為中期目標,以創建全省一流高等師范教育和上饒師范大學為中遠期目標,全面開啟高質量大跨越發展新征程。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上饒師范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