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宜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簡介和校徽校訓
宜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以原宜春學院高安校區為基礎,經江西省人民政府(贛府字〔2014〕12號)批準設立的一所普通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可追溯到創辦于1906年的高安師范傳習所;1946年,改為江西省省立高安師范學校;1949年,江西省教育結構調整時更名為江西省高安師范學校;200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決定高安師范成建制并入宜春學院,設立宜春學院高安校區;2014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為宜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育部備案)。
學校隸屬宜春市人民政府,占地面積1019畝,建筑面積40.4萬平方米,投資規模16.48億元,辦學規模1.2萬人-1.5萬人。2020年10月4000余名師生進駐新校園,2021年3月學校已完成整體搬遷。
現有全日制大專生10000人左右,教職員工52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70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學位187人。近五年,學校教師主持完成省、市級課題100余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出版著作80余部;教師70余人次、學生700余人次參加各類比賽競賽,榮獲一等獎(第一名)80余項、二等獎(第二名)60余項、三等獎(第三名)80余項。
學校面向全國招收高中起點三年制大專生,面向全省招收初中起點五年一貫制大專生,學校設有學前教育學院、初等教育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9個學院和1個附屬小學,開設了學前教育、小學教育、早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小學語文教育、小學數學教育、小學英語教育、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商務英語、視覺傳達設計、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空中乘務、軟件技術、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社會體育、舞蹈表演、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文、網絡規劃與優化技術共22個專業。
學校秉承優良的辦學傳統,依托良好的社會聲譽,立足江西,輻射全國,積極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改革開放后,學校曾9次獲得全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被譽為贛中師苑一桿旗;1997年,被原國家教委確認為全國中師標準化學校;2000年被江西省教育廳列為全省重點辦好的13所師范院校之一;2005年,經江西省教育廳評估認定為21所具備培養小學和幼師條件的院校之一;2005年,學校在全省范圍率先開展幼教、小教師資的定向培養工作;2019年,再次被評為全省文明單位,學前教育學院被評為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20年,榮獲全省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先進學校稱號,榮獲全省節水型高校稱號,獲得10萬元省政府就業獎勵,留贛就業率在全省60多所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
學校緊緊圍繞1226發展主戰略,打造幼專品牌。1,緊扣一條主線,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以及中央、省、市關于加快教育發展的決策部署等精神。2,落實兩個責任,即落實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尤其是黨建、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責任;落實學校高質量、跨越式全面發展重要責任。2,實現兩個夢想,即力爭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實現幼專整體西遷夢,夢圓大宜春;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宜春幼專升本夢,夢圓大學城。在此基礎上,將兩個夢想具體細分為西遷教體新區,專升本,辦成江西知名、全國有影響的師范本科大學三步走戰略。6,取得六大突破,即思政工作有突破,淳化三風(師風、學風、校風)有突破,隊伍建設有突破,品牌形象有突破,學校文化有突破,三個感受(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有突破。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宜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