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江蘇海洋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江蘇海洋大學是江蘇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前身是1985年創辦的淮海大學(籌),1989年教育部批復為淮海工學院。1998年至2002年,均具有40年以上辦學歷史的原江蘇鹽業學校、連云港水產學校和連云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學院。2019年6月,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江蘇海洋大學。海洋高等教育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始建于1958年的新海連水產專科學校(后更名為連云港水產學校)。2013年8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7年7月,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位于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核心區先導區、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連云港市。現有蒼梧校區、通灌校區、宋跳校區和墟溝校區四個校區,主校區(蒼梧校區)坐落在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西游記》文化發源地花果山西麓,總占地2193.83畝,校舍面積64.25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6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名、研究生1600余名。學校設有20個學院,開設70個本科專業,覆蓋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農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和醫學等十個學科門類。
學校建有一支熱愛高等教育事業、教學科研能力兼備、理論實踐并重、德學雙馨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328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589人,具有博士學位520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江蘇省教學名師2人;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2人,江蘇特聘教授4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江蘇省雙創博士(世界名校類)18人;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高等學校青藍工程、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級人才工程251人次;擁有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3個、江蘇省科技創新及人才團隊11個。100余位教師被國內外高校聘為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學校聘請了蔣興偉院士等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學校兼職教授。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具有海洋意識、創新精神、家國情懷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專業建設緊緊圍繞地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不斷加大調整和發展力度,目前擁有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江蘇省級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二期項目、17個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江蘇省特色專業、9個江蘇省重點專業(類)。
學校以課程思政為引領,按照拓寬基礎、重視應用、強化素質的總體要求,不斷擴充課程總量、優化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模式,積極打造一流課程。構建對學生價值觀念、綜合素質和能力結構,具有清晰映射關系的一流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7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6門。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深化,承擔江蘇省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全面學分制改革,項目通過了由省教育廳主持的驗收鑒定,并入選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近五年,學校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和二等獎7項。學生龍舟隊四次蟬聯中國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冠軍,三次奪得世界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冠軍。全校學生共有3600多人次在國家和省各類競賽中獲獎。
學校堅持以科研和社會服務為兩翼,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貢獻和技術支持。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區域發展特色,優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方向,海洋科學為江蘇省優勢學科,應用經濟學、機械工程、生物工程、藥學等4個學科被列入江蘇省十四五重點學科建設計劃。學校現有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學校建有一批海洋特色鮮明、學科力量雄厚的科技研發和服務平臺。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13個,省軍民融合發展智庫1個,省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社科基地培育點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2021年5月,江蘇海洋大學大學科技園被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近年來,榮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項59項,其中國家級科學技術獎2項。
學校堅持以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為突破,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搭建高端平臺。學校目前已與多所國外高校簽署教育與科研合作協議,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等國數十所高校保持友好往來。與烏克蘭馬卡洛夫國立造船大學合作,共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江蘇海洋大學馬卡洛夫海洋工程學院。學生海外學習項目運作良好,來校留學生規模穩步提升。
學校擁有規格齊全、功能完備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全校擁有12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各類教學科研實驗儀器設備7.31萬臺套,總值3.85億元。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194萬余冊,中外文紙質期刊800多種,電子期刊149萬冊,學位論文1200萬余冊、各類音視頻21000余小時,擁有中國知網、EBSCOhost、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等電子文獻數據庫28種,自建6個海洋專題特色數據庫子庫。學校室內外運動場地總面積14.1萬平方米,擁有主運動場、第二運動場、主體育館、龍舟訓練館、游泳館和水上項目訓練場等一大批室內外體育設施,能夠滿足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群體活動需要。學校是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綠化覆蓋率達50%,生態式、園林化、節約型校園基本形成。
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單位、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優秀單位等多項榮譽。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面向未來,江蘇海洋大學正以嶄新的姿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全力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地處濱海城市的區位優勢,緊密對接區域海洋新興產業,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切實提高辦學質量,為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研究型海洋大學,辦黨和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努力奮斗。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江蘇海洋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