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電子信息特色突出,經管學科優勢明顯,工、理、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相互滲透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始創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業財經學校,而后歷經杭州航空工業學校、浙江電機專科學校、浙江機械工業學校、杭州無線電工業管理學校、杭州無線電工業學校等時期,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杭州電子工業學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學校整體并入,2004年更名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校先后隸屬于第二機械工業部、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信息產業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實行浙江省與信息產業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為主的辦學管理體制,2007年成為浙江省與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為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堅持立足浙江、依托行業、面向世界、服務社會、支持國防,秉承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傳統,弘揚篤學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訓精神,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如畫,現設下沙、文一、東岳、下沙東及青山湖等5個校區,占地面積2500余畝;下設19個學院及教學單位,舉辦1所獨立學院,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5000余人,教職員工2400余人。學校擁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來華留學生教育、繼續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45個本科招生專業,2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2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2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國防特色重點專業,是省屬高校中唯一擁有國防特色重點專業的高校,9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設有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具有碩士推免權和雅思考點。擁有4個國防特色學科、2個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2個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4個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6個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1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9個浙江省重點學科。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已發展成為浙江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基地,辦學規模、水平、質量和效益等各項指標均位于浙江省屬高校前列。
學校擁有一支以國家及部省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學術造詣深的知名學者為帶頭人,中青年專家教授、博士等教師為骨干的高水平教學科研隊伍。全校教職工2400余人,專任教師1800余人,正高職稱36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300余人。其中院士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海外引才計劃專家8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5人,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長江學者青年項目入選者2人,國家海外引才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8人。省特級專家2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12人。設有國家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在眾多領域參與并完成了一系列國家六五至十三五計劃重點攻關、973863等高科技攻關和國家、省部基金科研項目。2021年實到科研經費突破 5.2億元,穩居省屬高校第2。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國家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其中,2021年主持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21年主持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學校入選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科技部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榮獲全國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稱號。擁有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信息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學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微電子研究中心、中國財務云服務研究院、生物三維打印與醫療器械研究院、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浙江省管理會計應用創新研究中心、浙江(杭電)創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教育研究平臺。目前,學校與國內外數百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科技合作關系,已成為浙江省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高地,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13項。現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是教育部批準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校學風濃郁,學科競賽成績突出,近五年在挑戰杯、互聯網+、電子設計、數學建模、ACM程序設計和智能汽車等全國大學生頂級權威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二等獎以上300余項,7次沖入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全球總決賽,曾獲美國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等國際獎項,參加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人數與學生擁有專利數在省屬高校中位列首位。2017年第41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獲得全球排名并列第20;2017年至2021年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共獲一等獎24項(含5項全國冠軍),總成績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 2020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信息科技前沿專題邀請賽(瑞薩杯)獲賽事最高獎瑞薩杯;2017-2021年全國普通大學生競賽榜單(本科)排行全國第17位,地方本科院校競賽榜單列全國第一。
辦學66年來,學校在復合型IT人才培養方面的教學實踐成果連續五屆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學校先后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輸送了16萬余名優秀人才,眾多校友成為阿里巴巴、中芯國際、京東方、中電熊貓、海信、創維、廈門宏發、北信源等國內電子企業的領軍人物,據統計全國IT百強企業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門人為我校校友。學校被譽為IT企業家搖籃和卓越會計師沃土。學校畢業生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較強,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浙江省屬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國30個省市區招生分數位居同類院校前列。據第三方調查顯示,我校畢業生的起薪率、職業穩定性、國內外升學率、對母校的忠誠度等方面指標均處于省內領先地位。學校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是浙江省首批文化校園建設試點單位,校園文化豐富多彩、特色鮮明。擁有網絡文化、原創音樂文化、志愿服務文化、學科競賽文化等一批國家級文化品牌,每年均開展大學之道人文講堂、繽紛下沙高雅藝壇、社團文化節等數十個文化主題活動以及科技文化節、研究生IT創新學術論壇等一批學術主題活動。金庸、王蒙、澤爾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李昌鈺等眾多海內外名家大師都曾來校,與師生切磋交流。校園環境優美,書海風荷、雅湖云影等杭電十景風光如畫。
學校設施一流,建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實驗室、科技館、體育場、文化活動中心。2021年獲批中國奧地利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擁有國家級腦機協同智能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以及1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擁有檢測儀表與自動化系統集成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頻電路與系統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工業和信息化部視聽認知健康與智能影像分析評價實驗室等1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首批新型重點專業智庫浙江省信息化發展研究院,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0個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科技創新公共技術平臺、4個浙江省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6個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載體、3個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庫(浙江省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以培養基于網絡的先進制造技術人才為主的工程訓練中心。學校具有先進的網絡信息平臺,校園網絡基礎設施健全,教學科研實驗室及服務與共享公共平臺完善,辦學條件處于浙江省屬高校及國內同類院校先進水平。
學校對外合作交流廣泛多元,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俄羅斯、法國、墨西哥、奧地利、塞浦路斯等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33個高校及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校大力引入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建有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充分發揮信息類人才培養優勢和特色,主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開展境外聯合辦學,在白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建有7個境外辦學機構。學校大力發展來華留學生教育,招生國別豐富,教育層次覆蓋學歷生教育和非學歷生教育,設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學生招生獎學金專項,來華留學生數量和質量逐年提高。學校與國外知名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