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創建于1996年,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也是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2018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為全國首批十五所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之一,2022年6月經廣東省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學士學位授權單位。
學校位于粵港澳大灣區腹地、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肇慶市。校園占地面積1742畝,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300多人。學校擁有星湖和大旺兩個校區,星湖校區坐落在肇慶七星巖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大旺校區坐落在肇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校園建筑中西合璧、優美典雅、錯落有致、氣勢恢宏,被譽為全國最美民辦大學之一。
辦學26年來,學校秉承重知識、更重能力、尤重品德校訓,堅持海納百川、堅韌執著的辦學精神,不斷強化內涵建設,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學校先后被廣東省教育廳等單位評為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學校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廣東省十佳民辦高校等多項殊榮。
學科專業建設特色鮮明。形成了工、管雙輪驅動,工、管、經、文、藝、教育等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格局,建有建筑工程學院、智能制造與汽車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商學院、財經政法學院、健康與家政管理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開設22個本科專業、53個專科專業。建有工商企業管理、機器人技術、軟件工程技術、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建設工程管理5個專業群;建成智能制造與汽車工程、電子信息、建筑工程、現代商貿、藝術創意等十大實驗實訓中心,有各類實驗實訓室200多個,現有省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省級實驗教學平臺1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基地1個,市級特色專業1個。
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建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決策咨詢基地1個,省級博士工作站1個,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1個,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個。此外,還建有廣東省普通高校科研創新團隊2個,省級人文社科普及基地3個。近三年,獲市廳級以上科研獎項29項;獲市廳級以上科研立項200項,其中省部級、地市級重點以上項目30項;橫向科研立項45項;省部級政府采納的咨詢報告4篇;科研經費累計1781.35萬元(含平臺項目經費);公開發表論文585篇,其中北大核心以上期刊論文39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47部;獲批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67件,其中發明專利7件。
師資隊伍綜合素質優良。現有專任教師1072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教師111人、副高職稱256人、中級職稱288人,博士學位教師81人、碩士學位教師509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專任教師人數的50.95%。同時還聘任來自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184人,校外教師84人。引進了一批包括省級教學名師、教授、博士在內高層次人才,以及具有行業或企業經驗背景的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學校堅持立足肇慶、服務廣東、輻射大灣區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構建了以思政育人、文化育人、專業育人、實踐育人為載體的德育體系。建構了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 三平臺+多模塊的課程體系和實驗、實訓、實習三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育訓并重的協同育人機制,與區域知名企業合作共建粵嵌和電競等7個產業學院,推行教師雙師型和學生雙證書制,不斷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人才培養質量得到逐年提升,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搭建了大學生創業教學、創業培訓、創業孵化三級平臺,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累計為社會輸送近8萬名技術技能人才,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廣泛認可。2017年、2019年學校分別榮獲廣東省職業類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校園基礎設施完備齊全。圖書館館藏圖書220.91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38.55萬冊、電子圖書82.36萬冊;建有國際標準的跳水游泳館、網球館,先后承接過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廣東省第十屆大學生運動會、全國游泳爭霸賽、東京奧運會蹦床選拔賽等重要體育賽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86億元,各類實驗實訓室、計算機機房、語音室、舞蹈訓練房、鋼琴房等教育教學設施完備;建有戶外體育運動場、籃球場、網球場、游泳池等設施,為學生的學習、文娛、體育活動提供良好的場所。學生公寓及熱水供應、洗衣機等生活設施齊備;飯堂主副食供應、校園商業街、校園電動校巴等便捷服務功能完備。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