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33年,是省屬唯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萬余人。學校前身是廣東省立第一職業學校,至今已有88年職業教育歷史,1959-1963年和1978-1983年兩段時期,曾開辦本科職業教育。
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國,服務輕工業轉型升級,秉承德能兼備,學以成之的校訓和自強、敬業、求實、創新的廣輕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社會培養了20多萬名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畢業生遍布五洲30多個國家。
--辦學條件優越
學校現有廣州新港校區、廣州琶洲校區、南海校區北區、南海校區南區和清遠校區(籌建中)五個校區,校園總面積2522畝,校舍建筑面積69.37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46.97萬平方米。學校圖書館擁有藏書181.44萬冊,電子圖書179.5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98億元。教學區、辦公區及學生宿舍等區域實現校園有線、無線網絡全覆蓋。
--師資力量雄厚
學校現有教職工16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400余人,雙師素質教師1000余人;珠江學者8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全國技術能手2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1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影響力人物2人,全國輕工行業先進工作者1人,中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名師2人,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1名,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12人,南粵優秀教師20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6人,廣東省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廣東省教學名師、專業領軍人才等名師專家100余人。建立了一個由企業一線工作的技術人員、能工巧匠、高級經理人等組成的優質兼職教師資源庫,兼職教師與專業專任教師數之比達到1:1。學校在廣東省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考核中連續三年排名第一。
--教學成果豐碩
學校設有機電技術學院、食品與生物技術學院、輕化工技術學院、信息技術學院、汽車技術學院、生態環境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財貿學院、管理學院、應用外語學院、創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3個二級學院,建有工業機器人協同教學中心、現代信息技術與新工科協同教學中心、應用外語協同教學中心、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等4個協同教學中心,現有13個專業群、69個招生專業。
學校有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2個,建成國家級示范專業4個、全國職業院校旅游類示范專業點1個、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2個、國家級骨干專業11個、IEET認證專業1個;省級示范性專業7個、省級重點專業13個、省級品牌專業18個、省一流高職建設高水平建設專業9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6個。建有國家級教學資源庫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全國高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示范課程1門;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省級開放課程共88門,其中省級精品課程21門、國家教指委精品課程2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2門。
學校共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0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行業教指會特等獎3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5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0項。
--人才培養質量高
學校全面實施縱向延伸,橫向拓展協同育人模式,開展了3+2中高銜接、2+2和4+0高本聯培、3+2高本銜接、本科插班生(兩年制)、工程碩士培養等多種形式的協同培養,搭建起中-高-本-碩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現有聯培本科專業13個。學校是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立項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3項,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14個。
學校錄取人數和錄取分數線連續多年均位居省內同類院校前茅,文理類、藝術類高考錄取分數線均高于本科省控線。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母校滿意度和薪資水平高于全國示范高職院校平均水平,初次就業率高于98%,用人單位滿意度99%以上。
近三年來,學校學生共獲得各類技能大賽國家級獎項500多個、省部級獎項1000余個,獲獎數量與質量節節攀升。
--社會服務能力強
學校不斷完善政校行企協同促進產教科融合的長效機制,建成4個產教科聯合中心,搭建了廣東省產教融合促進會、廣東輕工職教集團、輕工行業應用技術協同創新發展中心、南海職業教育政校行企協同創新聯盟、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教聯盟、粵港澳數字創意產教聯盟、粵港澳跨境電商產教聯盟、廣東酒店職業教育聯盟、全國精準營養食品與果蔬加工產教聯盟、國家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培訓基地等產學研創新、科技研發與轉化平臺。圍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打造一群一院一聯盟,與華為等世界500強知名企業合作成立了華為ICT學院、天意數碼產業學院、瀚藍環境學院、雷諾鐘表學院、廣輕-順德珠寶產業學院等12個產業學院,實現校企精準對接,產教深度融合,精準育人。
近五年,學校獲國家級科技項目4項、省級80項;國家級、省級科技獎勵15項;面向企業開展科技攻關項目300余項。申報專利近776項,授權近497項。
學校實施高水平社會培訓服務能力建設計劃及智慧型終身教育服務體系建設計劃,打造優質高效社會服務品牌,持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力賦能。依托教育部財政部職教師資優質省級基地及教育部智能制造專業(群)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廣東省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廣東輕工培訓中心、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中國家具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基地、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職業技能考培基地等國家級和省級職業培訓平臺,設立專業性及專門性職業培訓機構、社區與鄉村振興教育基地等30多個,面向社會、社區和行業、企業及社會急需、產業前沿、特殊人群,積極廣泛開展各級各類培訓服務,年培訓量超15萬人天;與本科院校合作開展網絡遠程教育及自學考試本科學歷教育,在深圳、佛山、珠海、江門、肇慶、韶關、茂名等地設立18個校外教學點,各類學歷繼續教育在讀人數超3000人。
--國際化辦學水平高
學校堅持既引進來、又走出去的國際化合作辦學戰略,先后與澳大利亞北悉尼學院、新西蘭北方理工學院、英國瑞特大學、法國巴黎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馬來西亞DRB-HICOM汽車大學等20多所國外院校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創辦了國際商務財務管理、食品營養與檢測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開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酒店管理、產品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四個專業的國際學生三年制學歷教育。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卡塔爾、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建立了學生海外實習基地、學生海外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和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構建了輕工職教國際交流與合作新平臺新格局,致力打造職業教育國際雙向交流的典范。
2016年以來,學校招收來自四大洲40多個國家的非學歷教育的短期語言生641人。
2017年,學校牽頭組建廣東省一帶一路職業教育聯盟,輸出廣輕職教模式,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國際化辦學呈現新氣象。學校2018、2019、2020連續三年被評為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單位。
--辦學成效明顯
學校2006年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7年被列為廣東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08年被列為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11年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財政部組織的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驗收;2016年學校被列為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19年學校被列為廣東省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國家優質高職院校、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全國30強)。
學校獲立項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1個,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2個,并先后獲得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全國服務貢獻50強(連續兩年)、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實習管理50強、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資源50強、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50強、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教學管理50強、全國高等職業院校育人成效50強、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影響力排行榜30強、全國普通高校競賽評估(高職)20強、全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創新優秀示范案例50強、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范校50強、2019年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9名。
學校以新工科新文科&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