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上市公司品牌戰略 & 品牌設計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連logo設計 > 貴州中醫藥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貴州中醫藥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2023-04-20

    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貴州中醫藥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貴州中醫藥大學校徽校訓圖片



    貴州中醫藥大學簡介

    貴州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65年,原名貴陽中醫學院。建校以來,秉承厚德明志,篤學力行的校訓,堅持發展為先、質量為本、創新為源、育才為用的辦學理念,以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為己任,服務于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及其產業發展,服務于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現已成為以中醫藥為主、多學科支撐,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本碩博全層次人才培養的中醫藥高等院校。

    學校是貴州省重點支持建設高校、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被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貴州中醫藥大學。2021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并獲批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

    學校現有花溪、甲秀兩個校區,占地約1300畝。設有基礎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針灸推拿學院、骨傷學院、體育健康學院(體育部)、信息工程學院、中醫養生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語教學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苗醫藥學院、醫學檢驗與技術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康復學院等19個直屬院(部),中醫、中藥、民族醫藥等10個研究所;兩所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中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為貴州省中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為貴州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233人,其中博士以上學歷620人,高級職稱603人,45歲以下900人。有國醫大師2人,全國名中醫5人,岐黃學者1人,青年岐黃學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9人,國貼、核心、省管、省名中醫等專家學者200余人。有省部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12個。有碩導755人、博導25人、兼職博導39人,2004年開始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聯合培養博士生46人。有國醫大師工作室(站)5個,全國名中醫工作室3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20個、貴州省民族民間醫(藥)師傳承工作室1個、省級人才培養基地和人才團隊15個。

    學校現有32個本科專業,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農學7個學科門類。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 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有省部級以上重點學科32個,其中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貴州省特色重點學科4個、貴州省重點學科7個,貴州省一流建設學科2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卓越(中醫)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項目1個;有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有省級示范性本科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4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項目3個。有省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2個,獲批省發改委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省級雙創示范基地雙創支撐平臺建設項目;獲省級一流大學建設項目21項。有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4個、研究生工作站5個、研究生導師工作室1個、貴州省卓越人才計劃項目5個、研究生精品課程1門、貴州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案例庫5個。近五年獲省級一流大學建設項目21項、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6門、省級思政名師工作室1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個。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重點課題9項、省級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項課題37項;獲省級研究生教學成果獎11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獲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全校主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400余部,其中主編89部,副主編169部。

    學校不斷加大科研平臺建設力度,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39個,其中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共建)、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1個、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2009年被科技部評為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優秀單位,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優秀團隊。近五年來,學校承擔科研項目216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96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獲省部級成果獎27項,其中一等獎1項;獲得專利授權656項,出版專著477部。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位列全國中醫藥高校第八位。

    學校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大力實施三個一百工程(組織百名博士進企業、組織百名博士下農村,組建百個研究中心),著力解決中藥材產業關鍵技術難題。天麻、石斛仿野生種植、太子參有性繁殖脫毒復壯等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制定鐵皮石斛葉地方食品安全標準和八角蓮等地方藥材質量標準183個,主導研制熱淋清顆粒、仙靈骨葆膠囊等苗藥產品19個,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躍居全國第二,為貴州省健康產業千億產值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校黨委被中共貴州省委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

    現有在校學生18141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847人。學校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突出。大學生青年志愿者協會是全國高校首批青年志愿者協會之一,2011年被評為全國第二屆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十大杰出團體;防艾志愿者協會被國務院防艾辦、衛生部、團中央等單位評為紅絲帶健康包‘百校進千企’活動先進集體。1982年成立的大學生醫學科學協會為全國高校中最早的大學生科協之一。在歷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0項。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銀獎1項、銅獎4項,獲第七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決賽銅獎,獲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銀獎1項,銅獎3項。近五年在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全國中醫藥社杯中藥學類專業學生知識技能大賽、慧醫谷杯全國中醫大學生臨床能力大賽、全國高校模擬集體協商(談判)大賽等比賽中獲團體一等獎。涌現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中國志愿服務金獎全國活力團支部全國百佳志愿者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三下鄉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優秀青年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和全省五四青年獎章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青年才俊和先鋒團隊。近五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年均就業率為90%,研究生畢業就業率達到93%以上。

    學校以開放的視野,積極服務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努力建立以東盟為中心,輻射全球的中醫藥教育新格局。先后與法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大學及科研機構建立交流合作;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為英國、巴西、厄瓜多爾等國家的學術團體及機構開展中醫藥培訓;與英國高校合作舉辦藥物制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海外實踐基地、中德心臟康復基地等項目順利開展;連續舉辦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及民族醫藥學術論壇,為促進中醫藥國際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邁向新時代,中醫藥振興發展正當時!貴州中醫藥大學緊緊抓住貴州醫療衛生事業、高等教育事業和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寶貴機遇,立足貴州、面向全國,將中醫藥特色優勢融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五大職能中,凝心聚力謀發展、守正創新譜新篇,為將學校建成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創新型中醫藥大學而努力奮斗!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貴州中醫藥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



    本文關鍵詞:

    貴州中醫藥大學校徽,貴州中醫藥大學校訓,貴州中醫藥大學校徽含義
    聲明:本文“ 貴州中醫藥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總監談
    總監一對一免費咨詢與評估
    點擊咨詢總監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S
    總監微信

    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務咨詢 張小姐

    業務咨詢 付小姐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