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一、學院簡介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于2016年3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是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前身為貴州省電子工業學校,始建于1979年,占地面積1000余畝,規劃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投資規模超20余億元,現有在校生12000余人。學院位于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處于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中心地帶,毗鄰騰訊數據中心華為全球數據中心蘋果中國(貴安)數據中心、三大通信運營商數據中心等大數據前沿陣地,這些為學院與產業園區深度融合,實現教學鏈與產業鏈、人才鏈的深度銜接創造了條件。
學院開設了以大數據為引領的智能物聯網、電氣自動化、智能網聯汽車、電子商務等五大專業群共25個專業,其中大數據技術專業群獲批貴州省興黔富民行動計劃骨干專業群立項建設、獲批貴州省高水平專業群立項建設。學院獲得國家發改委立項批復大數據產教融合基地項目、獲批貴州省大數據人才實訓基地,目前學院是省、市重點打造的數據中心運維人才培養基地。
二、招生就業
為適應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貴陽貴安產業園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院將繼續堅持質量立校、品質建校的辦學理念,重視實踐教學,定期修訂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鼓勵教學方法改革創新。
拓展辦學渠道,走多元化辦學路子,有效的擴大生源,立足市場需求,大力采用訂單招生、定向培養模式,確保學生畢業就業穩定性。通過推優,采取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素質教育,創業教育等模式,確保高職升入本科段升學渠道暢通。
三、校企合作重大成果
為更好適應職業教育和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為培養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學院在專業共建、訂單培養、實習就業等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拓寬畢業生高端就業渠道。
學院與多家企業開展合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面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成立全球唯一由華為董事會授權的華為大數據學院,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智慧校園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建設全國示范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全球數據中心運維人才培養基地。與安艾艾迪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軟件技術專業,與武漢雄楚愛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與德國FESTO(費斯托)集團合作,共建貴州中德工業4.0智能制造實訓基地,與貴安新區漢德教育職業學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與華為、云上貴州等合作共同發起成立全球數據中心產教聯盟,與貴安產控集團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級產業學院,共同培養符合行業需求的大數據人才。與中航信柏潤、深圳銳科、特發等數據中心運維企業合作開展數據中心運維人才訂單班培養,全力打造全球數據中心運維工程師培養搖籃。與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深圳綠米聯創科技有限公司、沃爾瑪(貴州)商業零售有限公司花溪甲秀南路分店、貴州數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闌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途虎養車)、貴州京邦達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內外多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多渠道儲備畢業生就業崗位。
四、五年發展規劃
(一) 發展目標
以培養綜合素質好、專業技能強、文化品位高、就業(升學)創業能力優,且具有一定特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方向,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大力發展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各類繼續教育穩定在5000人左右;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爭取在現有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辦學。
(二)專業(群)建設
開設了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為主體的25個專業。重點打造大數據高水平專業群,全面深化與華為公司的合作、做大做優做特華為大數據學院,全力推進全球數據中心運維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加快提升電氣自動化、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現代服務等學科的建設水平和影響力。
(三)優化教師結構,引進高技能人才
確立 人才強院發展戰略,積極培養和引進人才,努力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出臺了一系列高端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重點引進拔尖創新人才和有企業背景并善于解決技術難題的專業技術人才。大力提倡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養大量既熟悉新經濟又掌握傳統產業技能的人才。
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將發揮學科優勢,打造大團隊、爭取大項目、產出大成果、培養大人才,建設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產教融合協同中心、實踐基地,為建成特色鮮明、質量優良的全省一流高職院校目標不懈奮斗!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貴州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