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上市公司品牌戰略 & 品牌設計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 > 福州包裝設計 > 長安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長安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2023-04-21

    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長安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長安大學校徽校訓圖片



    長安大學簡介

    長安大學直屬國家教育部,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創建于新中國百業待興之時,壯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際,興盛于高等教育強國大勢之中,與共和國同向同行七十余載。自1951年起,學校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西北建筑工程學院相繼成立。1956年開始招收來華留學生。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3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成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三校合并,組建長安大學,掀開學校跨越式發展新篇章。2005年以來,教育部先后與交通部(現交通運輸部)、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部(現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簽署共建長安大學協議,四部一省共建長安大學的辦學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入選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首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021年正式成為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2022年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開啟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學校位居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坐擁南北兩大校區,南倚大雁塔,北鄰渭水濱,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個教學實習基地,校園面積3745畝。學校著力塑造人文、創新、智慧、綠色和平安的魅力校園,校內綠樹成蔭,景色優美,設施完備,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40多個民族,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莘莘學子,在多樣性、國際化的校園里,潛心求學、讀書問道。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工科登峰、理科振興、文科繁榮、交叉突破的學科發展理念,擔當人才培養的搖籃、科學研究的殿堂、社會服務的基地、文化傳承創新的高地、國際交流合作的前沿的崇高使命,堅持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愿景,成為我國交通運輸、國土資源、城鄉建設三大行業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高質量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

    學校現有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程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社會科學總論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現有84個本科專業,其中50個專業入選雙萬計劃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學校穩居中國大學百強,土木與交通學科位列U.S.News全球大學第30名,被譽為公路交通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科技創新的金名片。

    學校設有24個學院(系),具備覆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法學、文學7大門類,貫通學士、碩士、博士教育培養全過程的學位授予體系。新時代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設立了現代交通研究院、秦嶺生態環境研究院、黃河研究院、川藏鐵路工程研究院、雄安現代產業研究院等一批實體研究院。現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導師359人、碩士生導師1056人。擁有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各類杰出人才逾百人。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5萬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萬余人,來華留學生1600余人。

    學校平臺條件完善,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5個(含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省部級實驗教學中心19個(含4個省部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89個,聯合共建陜西國家應用數學中心1個。國內高校唯一的車聯網與智能汽車試驗場,被交通運輸部認定為全國三大自動駕駛封閉場地測試基地之一。

    學校育人成果豐碩,累計向海內外輸送優秀畢業生近30萬人,其中來華留學生7000余人。優秀校友遍及五湖四海,以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和奉獻精神著稱于業界,涌現出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為代表的承擔重大工程建設的總工程師群體,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為代表的引領學術前沿的科學家群體,以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為代表的政界翹楚群體和造就一批上市公司的商界精英群體。學校入選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和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矢志原始創新,構建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大服務、大貢獻六位一體科技創新體系,年度科研經費突破9.6億元,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1項、課題37項。近年來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23項。年度授權專利1300余項。先后攻克了特殊地區公路建設成套科學技術難題,研發了黃土滑坡及大型崩塌臨災預警系統,解決了地鐵建設中的地裂縫風險防治問題。新時代,學校積極布局智慧+綠色+大數據+等學科交叉戰略,旨在改造傳統、升級產業、贏得未來。

    學校注重成果推廣,科研成果應用于被譽為國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橋、全球空港新標桿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超級工程建設,支撐了世界最大跨徑的公鐵兩用斜拉橋滬通長江大橋、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亞洲最長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隧道、第一條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等諸多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世紀工程建設。與數十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了深度戰略合作關系。

    學校精心打造卓越學術期刊矩陣,主編8種學術期刊,穩立中國高校學術出版業界之潮頭。《中國公路學報》《交通運輸工程學報》連續多年被評為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被ESCI數據庫收錄,已成為交通運輸領域三大頂刊,均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四位。《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和《地球科學和環境學報》均具有顯著的行業影響力。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建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長安都柏林國際交通學院、馬爾代夫維拉學院漢語中心(孔子學院)、特殊地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5個國家級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發起組建了中俄交通高校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舉辦了中美、中俄、中法、中國南非公路工程標準系列對接國際論壇,推進交通國際標準協同計劃。深度參與世界交通運輸大會(WTC)的策劃、組織、運行。與中國路橋、中交、中鐵、中鐵建等大型企業攜手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伙伴計劃。與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余所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

    雁塔鐘聲悠悠,渭河波濤浩浩,太白山巒皚皚。幾代人初心不改、豪情如瀑,數十載厚積薄發、行久致遠。面向未來,長安大學將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步伐,在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譜寫新的長大輝煌!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長安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



    本文關鍵詞:

    長安大學校徽,長安大學校訓,長安大學校徽含義
    聲明:本文“ 長安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總監談
    總監一對一免費咨詢與評估
    點擊咨詢總監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S
    總監微信

    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務咨詢 張小姐

    業務咨詢 付小姐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