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上市公司品牌戰略 & 品牌設計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 > 福州廣告設計 > 沈陽化工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沈陽化工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2023-04-22

    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沈陽化工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沈陽化工大學校徽校訓圖片



    沈陽化工大學簡介

    沈陽化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以化工為特色,工、理、管、經、文、法、醫等7大學科門類相結合的多科性綜合大學,是國家最早在東北設置的化工類高校,是遼寧省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小211)、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單位、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入選高校、全國社會工作示范單位、國家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學校是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發源地,胡錦濤同志(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和李克強同志(時任團中央候補書記)曾先后到學校視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始建于1952年,校名為沈陽化學工業技術學校,隸屬于東北人民政府,新中國化學工業和兵器工業的重要領導者、曾任石油化工部副部長和第五機械部部長、時任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化學工業管理局局長張珍兼任學校第一任校長。1953年,更名為重工業部沈陽化學工業學校,隸屬于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1956年,轉隸化學工業部。1958年,升格為本科,建立沈陽化工學院,為全國六所專門培養化工類高級人才高校之一。19601962年,更名遼寧科學技術大學,隸屬中國科學院遼寧分院。2010年,更名為沈陽化工大學,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學校校園融學術、藝術、園林于一體,占地面積95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54.5萬平方米,綠化近40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3億元,館藏圖書142.4萬冊;擁有設施先進的實驗樓、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餐飲中心等辦學基礎設施,以及寬帶校園網、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資源。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300余人。其中,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3人;外籍院士、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教授,國家高層次人才等騰飛學者6人,振興學者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5人;國家教學名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寶鋼優秀教師、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11人次;省優秀專家、省攀登學者、省領軍人才、省特聘教授、省興遼英才計劃、省百千萬人才等130余人次;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教學名師、省教學名師、省優秀教師等90余人次;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教師團隊、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和教學團隊15個。

    學校學科專業特色鮮明。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個,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現有省雙一流學科1個,省重點學科8個,ESI世界排名前1%學科1個。設有學院(部)16個,招生本科專業47個。其中,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14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一流示范專業34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省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4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5個、省級本科優勢特色專業1個、省級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1個、省級示范性專業(特色專業)6個、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向應用型轉變示范專業7個。

    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落實三全育人五育并舉,建立113人才培養體系,推進科教融合、產教協同,培養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省級各類教育教學平臺34個以及省級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基地10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6項。在全國挑戰杯、化工設計等大賽中獲國家獎60余項,多次被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挑戰杯高校優秀組織獎,獲評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為國家和化工行業培養輸送逾10萬名優秀畢業生,獲評遼寧省就業先進單位。

    學校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學校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創建定向研發、定向轉化、定向服務的三定向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新模式,被國務院列為向全國推廣的典型案例;入選國家首批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科技部學科創新平臺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32個,具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建有省級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技術轉移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平臺,組建大學科技園、新型產業智庫、產業技術聯盟、校企聯盟等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省部級一等獎15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及課題、國家發改委創新鏈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央軍委科技委軍民融合項目等各類科研項目數百項,落地科技成果轉化重大項目工程數十項,入選遼寧省科技成果轉化10強高校,服務遼寧兩全振興發展和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

    學校注重開放辦學。學校入選全國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面向社會培養化工安全類人才;建設的菱鎂產業學院入選國家首批現代產業學院,推動遼寧原字號菱鎂產業高質量升級發展;與中國科學院共建科教融合學院,聯合培養研究生和本科生。建有1個俄羅斯院士工作站,建有中國科協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平臺及教育部備案的俄羅斯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與27個國家35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系,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理工大學開辦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聯合辦學。現有留學生來自世界40余個國家。牽頭組建中國化工學會工程熱化學專委會、中國菱鎂行業協會科技委員會、遼寧省工程熱化學學會等學術組織,負責組織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工程熱化學獎以及中國菱鎂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工作。

    學校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履行四個服務的時代使命,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高水平黨建引領、推動和保證學校高質量發展。學校黨委先后被授予遼寧省先進黨組織沈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遼寧省國防教育基地沈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入選首批全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擁有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2個,全省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全省高校研究生樣板黨支部等7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沈陽化工大學秉持守正創新抓黨建、化工報國育英才、科技興國助振興、教育強國創一流的光榮傳統和艱苦奮斗、知難而進、追求卓越、守正創新的新時代化大精神,統籌推進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三步走的戰略布局,為走出內涵式創新型特色化辦學之路,為實現騰飛之夢、強校之夢、名校之夢,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區域聞名全國著名國際知名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沈陽化工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



    本文關鍵詞:

    沈陽化工大學校徽,沈陽化工大學校訓,沈陽化工大學校徽含義
    聲明:本文“ 沈陽化工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總監談
    總監一對一免費咨詢與評估
    點擊咨詢總監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S
    總監微信

    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務咨詢 張小姐

    業務咨詢 付小姐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