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沈陽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沈陽大學是經教育部批準并面向全國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5年建立的奉天實業學堂和1906年建立的新民公學堂。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同時擁有博士、碩士研究生教育和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的綜合性大學,是遼寧省辦學歷史最悠久、學科門類最齊全、人才培養層次最高的大學之一。近年來,學校先后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高校和遼寧省首批向應用型轉變示范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范高校、來華留學教育示范高校。在校友會2022中國大學排名中,學校整體實力躋身中國高校200強。
學校設有19個教學院,本科招生專業59個,涵蓋經、法、教、文、史、理、工、農、管、藝10個學科門類,各類在校生1.7萬余人。學校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博士培養項目1個。省一流學科建設項目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領域)20個。
學校現有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省級優勢特色專業、本科示范性專業、重點建設專業等39個。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和雙語教學示范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一流課程87門。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省級實驗實訓中心、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8個。省級大學生校內外實踐教育基地、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9個。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120人,其中,國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選1人,中國戲劇三度梅花獎獲得者1人,乒乓球大滿貫獲得者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興遼英才計劃創新型領軍人才、遼寧省攀登學者、特聘教授、優秀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教學名師等30人,沈陽市杰出、領軍、拔尖高層次人才320人。近年來,柔性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56人。
學校擁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遼寧省高等學校重大科技平臺1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11個,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基地2個,遼寧省高等學校新型智庫2個,國家科普教育基地1個,并且作為理事長單位,牽頭成立了由157家高校和企業參與的遼寧省電商產業校企聯盟。
學校先后與德國、英國、俄羅斯、日本、美國、臺灣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開展了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德國海德堡應用科技大學合作舉辦了工業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德國埃森經濟管理應用科技大學合作舉辦了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希臘西阿提卡大學合作舉辦全國首個中國-希臘本科國際辦學公共藝術專業4+0項目。
2019年沈陽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沈陽大學建設全國同類院校一流大學的若干意見》,全力支持學校打造全國一流的應用型大學教育品牌。當前,全校上下正秉承厚德重學至誠至勤的校訓和愛國明志 勤奮自強 創新超越 務實擔當的新時代沈大精神,大力推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奮力譜寫全國同類院校一流大學建設的新篇章。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沈陽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