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上市公司品牌戰略 & 品牌設計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 > 嘉興品牌設計 > 沈陽科技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沈陽科技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2023-04-23

    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沈陽科技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沈陽科技學院校徽校訓圖片



    沈陽科技學院簡介

    沈陽科技學院,始建于1999年,前身為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2016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省屬普通高等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6794人。

    ●宜學條件=綠牌專業+實力師資+優質資源

    綠牌專業為先導。建校二十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密結合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需要,陸續開設了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等五大學科門類的31個本科專業,重點培養精細化工、生物制藥、新型材料、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經濟管理等方面應用型緊需人才。其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于2016年被確定為全省第二批轉型發展試點專業;制藥工程、金融學兩個專業入選全省第三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學校在部分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分類培養,即同一學科門類的專業,設立基本相同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學科基礎課程。學生在經過一到兩年左右的學習后,可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個人興趣愛好,自主選擇所在大類包含的專業,避免因一考而定終身。

    實力師資是基礎。學校積極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建立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專兼結合型師資隊伍,并逐年擴大隊伍規模、優化教師結構,有力保障了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76人,其中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150人,碩士以上學位249人。2020年,我校《要素入手,能力本位,雙線并行,五步推進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與實踐》《強化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培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轉型發展研究與實踐》獲得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成果獎;我校28個課題成功申報為省市相關科研立項和學術獎勵;陳慧珍和李賀兩位老師分別編寫的教材《工程制圖與CAD基礎》《國際金融》被評選為遼寧省首屆省級優秀教材;《電工學》《有機化學》等8門課程通過校級優秀建設課驗收,全校優秀建設課數量達到了34門。學校還鼓勵教師在取得專業技術職稱的同時,深入企業行業實習實踐,取得與所從事專業相關的專業技術職稱;聘請校外實踐經驗豐富的先進技術和企業管理人員到校授課,積極培養引育造就雙師雙能型專業教師隊伍。

    優質資源作保障。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396.2萬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52.2萬冊;建有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服務系統;與教學相適應的網絡多媒體教室123個;校外教學實踐、實習基地200余家。校內實驗、實習實訓環境能夠滿足基礎性、過程性、功能性實驗的要求,教學計劃規定的實驗、實訓課開出率達到100%。學校成立了精細化工、化學工藝與催化技術、化學分析檢測、高分子材料、環境生態、機械電子工程、信息產業創新等9個校級和5個系級科研院所,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學校與美國瑪麗華盛頓大學、英國阿斯頓大學、英國提塞德大學、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韓國慶星大學等積極開展廣泛的校際交流與合作,為學生出國留學提供更多選擇。

    ●宜居環境=區位優勢+怡人景色+舒適住宿

    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學校坐落在遼寧省沈陽市新行政、文化核心區域渾南區,毗鄰遼寧自貿區沈陽片區、沈陽國家大學科技城和沈陽南站,未來也將有建成的地鐵4號線(預計2022年底試運行)途經北側校區。校園周邊科技產業、高校林立,具有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濃郁的文化氛圍。

    生態校園景色怡人。學校本著生態校園、綠色校園、數字校園、人文校園的規劃,依傍在全運二西路西段南北兩側建設而起。校區整體占地面積達41.96萬平方米,現有建筑面積23.9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13.13萬平方米。其中,南側校區于2014年9月建成并交付使用,并配有方便師生日常生活的咖啡廳、健身房、電影院、餐飲中心、超市等;北側校區國際交流中心于2019年投入使用,另有容納萬人體育場、實驗實訓中心等現代設施正在分期規劃建設中。

    學生公寓設施完備。學校建有標準化學生公寓20棟,光纖入戶、環境舒適、設施俱全,充分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并于近兩年進行了宿舍改造工程。目前,主要以精裝4人間公寓為主供學生選擇,公寓內為上床下桌、WiFi覆蓋,配備了空調、電視、洗衣機、浴室、活動室、24小時熱水等。

    ●宜業品質=科技創新+校企合作+孵化拓展

    科技創新引領完成學業。學校在實行3+1人才培養模式(3年理論學習和1年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同時,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探索開創了一條借助科技創新與創業大賽來引領學生完成學業,培育技能型人才的新路子,全面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工匠精神的養成。2020年,我校累計獲得省級及以上獎勵633項。其中,國際級獎勵4項、國家級獎勵22項、省級獎勵607項,獲獎總數比照往年增長兩倍有余;積極承辦了遼寧省首屆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創新大賽,邀請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等行業知名專家以及部分高校專家參與大賽評審,多個維度保障大賽主題鮮明、陣容強大,并評選出一大批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贏得了全省參賽高校和省教育廳主管部門的充分認可與良好評價。此外,學校還多次獲得了優秀組織單位,年度獲獎師生均數在遼寧省處于領先水平。

    校企合作保障精準就業。在面向就業時,學校廣泛開展校企合作,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先后加入了遼寧省石油化工產業校企聯盟、裝備制造產業校企聯盟、能源電力產業校企聯盟、生態環保產業校企聯盟、軟件產業校企聯盟、機器人產業校企聯盟等,與東北制藥集團、中德新松教育科技集團、華晨寶馬、東軟睿道等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精準實習、實踐機會和就業崗位,有效確保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同時,學校與沈陽化工大學等省內知名院校共建研究生優質生源基地,為學生日后考研構筑橋梁紐帶,每年約有10%的畢業生順利考取到心儀學校繼續深造。

    孵化拓展助力大眾創業。學校堅持秉承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于2011年9月成立了遼寧首家創業學院,于2017年下半年設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以此為載體在全校范圍內全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多年來,學校通過建立起專業的創新創業導師庫、成立科技創新與創業學生組織、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舉辦創新創業專題講座、組織參加各種競賽與科研活動以及協調發揮社會力量等方式方法,充分挖掘了在校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實現了對學生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的啟發、養成,并逐步引導學生將創業想法孵化為實際行動,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全面落實。

    在未來的幾年里,學校將持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初心,繼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積極進取的姿態詮釋博學篤行的真諦,以務實重行的作風開掘出種德修身的新知,全力創辦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教育模式,構筑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辦學格局,為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家長放心、學生喜歡、社會滿意的應用型大學而不懈奮斗,為青年學子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起堅實舞臺!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沈陽科技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



    本文關鍵詞:

    沈陽科技學院校徽,沈陽科技學院校訓,沈陽科技學院校徽含義
    聲明:本文“ 沈陽科技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總監談
    總監一對一免費咨詢與評估
    點擊咨詢總監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S
    總監微信

    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務咨詢 張小姐

    業務咨詢 付小姐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