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辦學實力:學校現有教職工572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9人(二級教授1人),副高級132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124人,博士研究生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各1人,黃炎培獎4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團隊1個。自治區級教學名師和教壇新秀19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13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22門,自治區髙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立項建設課程5門,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自治區髙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立項建設課程5門。學校牽頭組建了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教集團,集團內改府部門、行業企業、高校等共140余家成員單位政、行、校、企四方聯動,共育人才。與和林格爾新區簽訂政校企三方戰略臺作協議,在和林格爾新區建立分校和實習實訓基地。與自治區團委共同創建了內蒙古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入駐學生創業團隊31個,并與區內7家本科院校建立專升本生源基地。學校是國家教育部、信息產業部批準的“計箅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技能型家缺人才培養工程”的院校,是內蒙古自治區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信忠化技術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是國家批準的職業資格統一報名培訓機構設有職業技能定所和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站,承擔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
辦學條件:學校總資產10968847萬元,占地面積604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9.28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959943萬元;藏書623萬冊,電子資源69T;數字化教學資源覆蓋和無線網絡覆蓋全院,實現了智慧校園和數字化。
辦學成果:教育部信息化委員副主任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中國教育創新示范單位,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就業工作“星級示范校”。內蒙古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發展先進集體。
辦學質量:畢業生就業率近三年保持在96%以上。2014年學院榮獲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范校。學校以培養子技術、信息技術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為主,服務自治區電子產業、信息產業,促進信息化社會發展,為國家培養大量云計算、物聯網、動浸制作、大數據等技能型緊缺人才,畢業生廣泛就業在華為、海爾、聯想、中軟、中國移動CSCO、360、浪潮等世界500強企業和自治區行政事業單位。
對外交流:學校充分發揮交流合作平臺作用,以“帶一路”建設為契機,與多個國家的高校廣泛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大力引進國外智力人才,積極選派教師、學生出國訪問、訪學,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經驗,促進師資國際化,提升學校聲譽和辦學質量。2006年以來,我校與蒙古國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多次互訪,雙方就管理模式、教學方法、實驗培訓碁地建設及職業教育與市場企業發展聯系等情況進行交流考察,互派教師開展教學科硏活動,共享教育資源,共育專業人才。我校在蒙古國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建校40周年之際向對方贈送教學儀器。通過開展系列活動,為雙方務實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也為中蒙兩國教育合作交流作出應有的貢獻。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