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上市公司品牌戰略 & 品牌設計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太原logo設計 > 泉州師范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泉州師范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2023-04-24

    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泉州師范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泉州師范學院校徽校訓圖片



    泉州師范學院簡介

    泉州師范學院坐落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泉州市。泉州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屆東亞文化之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世界遺產之城。學校于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屬本科高校,由創辦于1923年的泉州師范學校、1939年的南安師范學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學院和1958年的泉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

    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兩次蒞校視察指導工作,并作出了泉州師院發展方向是建設多學科的大學,目標很宏偉,這無疑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這也符合福建高等教育結構調整要求的重要指示。

    近百年辦學歷程篳路藍縷,一甲子高等教育薪火相傳。一代又一代泉師人秉承善學如泉、正心至大校訓精神,繼往開來、砥礪前行,推動學校事業不斷向前發展。2004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獲批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2012年獲批福建省海外華文教育基地。2013年獲批福建省首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201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7年以來,獲批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福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福建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福建省創新創業創造教育示范高校,獲批面向港澳臺地區招收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資格。學校榮獲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狀、平安校園等一批高級別榮譽稱號,蟬聯八屆省級文明學校(文明校園)。辦學以來,為社會培養了20多萬名優秀人才,為國家和福建省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現有泉州主校區(校本部)和南安、鯉城2個分校區,共占地1815畝。下設二級學院18個,本科招生專業58個。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8萬人左右。現有教職工14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100多人,臺灣全職教師近20人。有國家級人才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福建省閩江學者、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層次人才雙百計劃人選等省級高層次人才130多人,福建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3個,福建省本科教學團隊9 個,福建省研究生導師團隊2個。

    學校堅守育人初心,確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著力建設一流本科教育。近年來,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福建省教學成果特等獎5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17項;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1項,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項1項、專項獎2項。獲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教育部教師隊伍建設示范項目、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國家級項目或基地近10個。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省級一流專業等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300余項。航海技術、輪機工程專業通過行業類專業認證,小學教育、英語、音樂學等9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學校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校、福建省產創融合教育實踐示范培育基地。近3年,學生獲省級以上學科專業競賽獎1500余項。畢業生創業率和創業存活率實現雙高;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著力做特工科、做優人文社科,做精教師教育學科。擁有省級學科14個,其中音樂與舞蹈學入選福建省一流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教育學、光學工程、工商管理等6個學科獲批福建省高等學校應用型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生物學等7個學科獲批福建省重點學科。現有福建省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團隊2個,入選福建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庫2個,先后獲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福建省首批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藝術碩士專業學位順利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驗收,經教育部批準面向港澳臺地區招收碩士研究生。

    學校堅持科研創新和學術繁榮發展,加強平臺建設,提升科研水平。現有國家語委科研中心、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高校特色新型智庫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創新平臺43個。入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和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首批智庫成員單位。先后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9項,其中省社科成果獎45項,省科學技術獎8項。近五年,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50多項、其他類科研課題1200余項。

    學校堅持走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謀發展的發展道路,打造校地發展共同體。制定實施《泉州師范學院服務泉州經濟社會發展行動計劃》(8641行動計劃),建設8個哲學社科創新平臺,為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決策咨詢服務。構建6個人才培訓平臺,為泉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與豐澤區、鯉城區、晉江市、臺商投資區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小、附中,共同打造優質教育品牌。拓展4個國際交流平臺,服務海絲先行區建設。建設10個科技創新平臺,對接泉州8+4產業體系,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與北京大學、天津大學、東華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合作,共建高水平學科、平臺及人才團隊。與中化集團、中國石化、中國電信、中國郵政、綠地集團、安踏集團、百宏集團、盼盼食品、高科環保等知名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共育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學校植根泉州深厚的歷史文化,深入開展閩南文化、海絲文化等方面研究,服務泉州文化傳承創新,推動泉州文化走向世界。深度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在海內外首創南音學科專業,開展南音發掘、保護和傳承工作。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福建省首個入選高校),獲批福建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南音新作《鳳求凰》獲第六屆福建藝術節一等獎(第一名),列入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名錄(全國高校首次進入名錄)。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提升對外交流合作水平。與70多所國(境)外高校締結姐妹學校關系,與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英國切斯特大學等國(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學期交流、學分互認(雙學位)、本碩連讀等20多個項目,與龍華科技大學、屏東大學、元智大學、亞洲大學、世新大學、文化大學等臺灣知名高校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開展留學生教育,獲省政府留學生獎學金支持,招收來自俄羅斯、密克羅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2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200多人;成立國際海員培訓中心,培訓孟加拉、尼泊爾等沿線國家的船員。致力漢語國際推廣,是福建省最早向菲律賓選派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愿者的兩所高校之一;加入國僑辦外派教師項目,選派400多名志愿者及外派教師赴菲律賓、印尼等近十個國家教授漢語和傳播中華文化。每年承辦華裔學生學中文夏令營及各類型語言文化推廣活動,共培訓來自東南亞和歐洲國家華裔學生1000余人。是福建省委統戰部遴選的第一所在疫情期間承擔海外華文教育線上培訓的高校,面向菲律賓和馬來西亞300多所華校師生開展線上培訓。

    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近年來,特別是2017年以來,遵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建設作出的建設多學科大學重要指示精神,學校制定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全面推進五個工程建設,全面掀起二次創業新熱潮,堅定不移地朝著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大學奮勇前行。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泉州師范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



    本文關鍵詞:

    泉州師范學院校徽,泉州師范學院校訓,泉州師范學院校徽含義
    聲明:本文“ 泉州師范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總監談
    總監一對一免費咨詢與評估
    點擊咨詢總監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S
    總監微信

    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務咨詢 張小姐

    業務咨詢 付小姐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