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前身是1986年創辦于晉江市金井鎮的晉江摩托培訓學校,1994年發展成為福建省摩托汽車培訓學校,2002年泉州中營職業學院正式建校,2007年,經教育部備案更名為泉州理工職業學院,2018年12月獲教育部批準升格本科,暫定校名為泉州理工職業學院(本科),2019年5月,教育部正式函告福建省人民政府,更名為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系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學校目前擁有一校三區,主校區位于中國品牌之都晉江市,接壤沈海高速公路,毗鄰高鐵晉江站。
學校目前擁有一校三區,2021年學生總數首次突破萬人,成為晉江第一所萬人高校。學校基于學科綜合優勢,開設18個本科、22個專科專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8000多萬元,校內教學實踐、實習基地109個,校外實踐、實習基地216個,圖書館藏資源豐富,館藏文獻達百萬冊。擁有福建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高校應用技術工程中心、省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等15個省市科研平臺,在福建省民辦高校規范辦學評估中獲得第一名。
學校在福建高校中最早實施雙院制管理模式,學院抓專業學習,書院抓素質教育。目前有中營汽車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國科數字產業學院、能源學院、人居環境學院、商學院、文化旅游與體育學院、藝術傳媒學院、通識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十大學院,有一善、雙馨、三創、四實、八方、豐澤等六大書院,雙院協作深入推進三全育人體系,實現健康長壽心靈美、就業創業能力強、造福社會貢獻大的育人目標。
學校以忠誠、勤奮、創新、奉獻為訓導;以產業伙伴型大學為辦學定位,與產業(企業)結伙成伴,服務產業之所需,解決產業之所急,通過共建專業、共培師資、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共同育人、改革課程內容與教材、教法等舉措,課堂與生產實踐充分融合,課內與課外互為融通,切實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形成校企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責任共擔、成果共享的合作機制;以創業者的搖籃為育人定位,把創新創業教育扎根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致力培養具備創業者素質和精神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探索實踐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自身鮮明的辦學特色與優勢。
愛拼敢贏的晉江精神為學校的發展、畢業生就業創業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連續兩屆獲福建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三年一屆),所培養的具有晉江模式基因的創業者深受社會歡迎。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泉州職業技術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