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上市公司品牌戰略 & 品牌設計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圳vi設計 > 武威職業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武威職業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2023-04-24

    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武威職業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武威職業學院校徽校訓圖片



    武威職業學院簡介

    武威職業學院是經教育部備案、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先后融合了武威教育學院、電大武威分校、武威地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武威財貿學校、武威師范學校、武威衛生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915年的武威師范學校。學校立足職業教育,堅持厚德長技、守正創新,已成為國家骨干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學校、甘肅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肅省課程思政示范高校、甘肅省職業教育紅色文化研學旅行示范基地、甘肅省語言文字推廣基地。2018年甘肅省教育廳、武威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在學校聯合設立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是中科院在全國首次、也是唯一與高職院校的聯合辦學,為服務大國重器釷基熔鹽堆第四代核能系統及其產業鏈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有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與武威重離子中心合作培養重離子方向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全國重離子治療系統產業集群發展。

    學校占地面積1594畝,建筑面積42.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2.23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1.32億元,圖書館藏書154萬冊。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現有專任教師639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259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教師225人,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8人,甘肅省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6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甘肅省名中醫5人,專業帶頭人91人,骨干教師187人,雙師型專任教師320人,省級園丁獎5人、青年教師成才獎12人,市級園丁獎10人,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建成省級各類名師工作室4個。柔性引進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博士14人。

    緊密對接地方產業發展。學校緊密對接甘肅省著力打造一帶一路五個制高點、武威市四大工程和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形成有效對接核能、氫能等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光伏工程技術、設施農業、醫學類等10個專業群,招生專業59個。申報獲批的國家目錄外全國首個氫能技術應用專業填補了國內空白,牽頭實施國家氫能技術應用、核與輻射檢測防護技術2個專業的簡介和教學標準制定。建成國家級重點專業7個、骨干專業3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特色專業2個、骨干專業5個、優質專業8個、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專業1個。在建省級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2個、優質骨干專業群8個。形成了以核能、氫能等清潔能源類專業為特色,國家級重點專業為引領,農、醫、經、文、藝等綜合發展的專業布局。全日制專科在校學生13204人。

    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校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立工學結合,一體三通育人模式、構建政院校企四位一體聯合育人新機制,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有效實現新形式,創新高水平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新路徑,為高新技術產業落地所需人才培養提供范式。現有20兆瓦光伏扶貧電廠(生產性實訓基地)1所、三級甲等附屬中醫醫院1家、教師實踐基地15家、校內實訓室135個、校外實訓基地188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1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武威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個、市級創青春通用性眾創空間1個、市級工程中心1個。建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2個、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與江蘇順豐通訊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順豐學院,與山東藍海集團共建藍海學院。組建職教集團2個,加入省級職教集團6個。

    師生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學校積極搭建競賽平臺,全力推進學生專業能力、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師在國際比賽中獲獎2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1項、全國職業院校護理專業教師技能大賽三等獎2項,獲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6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11項。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中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挑戰杯互聯網+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國家級銅獎1項,省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5項、二等獎37項、三等獎86項。在全國職業高等院校校長聯席會議獲優秀案例1項、技術研發與應用成果獎2項。每年向社會輸送5000名左右畢業生,累計培養大中專學生17.6萬人。近三年平均就業率達95%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滿意度達95%以上,85%以上的畢業生對就業崗位、工作環境、工資待遇、升職空間滿意,為甘肅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科研與社會服務成效明顯。學校獲批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省教育規劃項目29項、教育廳科研項目63項、科技廳科研項目6項、市級科研項目15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市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2項,申報技術成果轉化10項,創建科研平臺10個,出版《武威職教理論與實踐》92期。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898篇,出版專著85部、教材328本,獲得專利125項、發明專利5項。依托鄉村振興學院,全面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扶貧點古浪縣黑松驛鎮建成一林一屋一基地鄉村振興特色項目,有力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近五年累計完成社會培訓14萬余人。

    合作辦學持續加強。著力推進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聯合辦學工作,為國家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項目建設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干得優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積極落實甘肅省與天津市簽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成立天津職業大學(西部)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天津職業大學輔導員職業能力研學基地,開展全方位實質性合作,推進兩校間深度合作,不斷提升育人質量,共同發展。按照《關于支持培黎職業學院建設發展的工作方案》,學校與培黎職業學院簽訂發展協議,全面對口幫建旅游管理專業。與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合作協議,在改革成果、學校治理、聯合招生、貫通培養、內涵建設、產教融合等方面建立互幫共建協作機制,助推蘭州西寧城市圈建設。與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合作發展協議》,雙方將在學院高質量發展上建立協作機制,實現優勢互補。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招收留學生16名。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新要求,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高質量完成雙高計劃建設任務,搶抓申辦創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的大好機遇,以高水平特色專業群建設為抓手,輻射帶動特色骨干專業群建設,全面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建設六個新武威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努力建成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的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武威職業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



    本文關鍵詞:

    武威職業學院校徽,武威職業學院校訓,武威職業學院校徽含義
    聲明:本文“ 武威職業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總監談
    總監一對一免費咨詢與評估
    點擊咨詢總監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S
    總監微信

    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務咨詢 張小姐

    業務咨詢 付小姐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