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越成功,其對品牌和logo設計的重視程度越高。本文介紹都一處品牌故事和都一處標志logo設計圖片。
都一處燒麥館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2002年加入便宜坊集團,是中國商務部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
相傳,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除夕,乾隆皇帝到通州微服私訪,回宮途經前門大街,腹中饑渴,此時所有商鋪都已打烊,惟王記酒鋪仍掌燈營業,乾隆便帶隨從進店用餐,因酒醇菜香,便龍心大悅。當聽掌柜說此店還沒字號時,乾隆帝感慨道:“這個時候,京都只有你一家營業,就叫‘都一處’吧!”回宮后,乾隆御筆親書“都一處”,并派人精制成蝠頭匾,由太監送到店里。天子臨駕,又賜牌匾,都一處便名聲大震,從此名人雅士、官府要員紛紛前來聚宴,生意日漸興隆。
在近三百年的經營中,都一處不僅因乾隆帝賜匾而馳名,更有技藝絕活“都一處燒麥”吸引著五洲四海的賓朋佳客,還曾東渡扶桑,在日本傳授。1989年“都一處燒麥”榮獲商業部餐飲最高獎項“金鼎獎”;2000年獲得“中華名小吃”認定;2008年“都一處燒麥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都一處被認定為北京市著名商標。
都一處蝠頭匾的來歷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除夕,乾隆皇帝到通州微服私訪,回宮途經前門大街,腹中饑渴,但此時各商鋪已經打烊,惟王記酒鋪仍掌燈營業,乾隆便帶隨從進店用餐,因酒醇菜香,使龍心大悅。聽掌柜說此店還沒字號時,乾隆帝感慨道:“這個時候,京都只有你一家營業,就叫‘都一處’吧!”回宮后,乾隆御筆親書“都一處”,并派人精制成蝠頭匾,由太監送到店里。天子臨駕,又賜牌匾,都一處名聲大震,名人雅士、官府要員紛紛前來聚宴,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
都一處標志logo簡約大氣,體現了都一處大品牌氣質,上海vi設計公司認為設計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