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越成功,其對品牌和logo設計的重視程度越高。本文介紹三立品牌故事和三立標志logo設計圖片。
湖南三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有色金屬化工冶煉為主的綜合型股份制民營企業。公司住所在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城南路。現有股東62人,注冊資本10025.1萬元,公司擁有總資產9. 85億元。現有員工1580人,高中以上學歷754人,大、中專生116人,本科以上學歷58人,工程師15人,碩士1人。擁有電解鋅生產能力8萬噸/年、硫酸生產能力24萬噸/年;金屬鎘生產能力2000噸/年,并擁有省級的實驗基地。企業于1999年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公司主導產品鋅錠、硫酸被認定為湖南省名牌產品。三立牌商標2009年4月被認定為馳名保護。公司先后還被授予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全國工人先鋒號、湖南省信用納稅A級單位等光榮稱號,同時,還先后有十五人次被授予全國先進工會工作者、湖南省第五屆青年企業家鯤鵬獎、湖南省勞動模范、湖南省工會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公司的發展戰略
立足本地及周邊礦產資源,擴大鋅冶煉規模,實現節能減排和內部循環經濟;整頓自有礦山;進軍錳礦的采選冶;定位于鋅錳合璧和后續高科技發展,發揮龍頭作用,力爭形成湘西最大規模的有色、黑色金屬產業集群,在三到四年內完成上市的目標。
三立集團地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本地和周邊市縣具有儲量豐富的鉛鋅礦和錳礦資源。花垣鉛鋅礦地處我國第九大有色金屬成礦帶湘鄂西鉛鋅成礦帶的核心地帶,保有金屬儲量300萬噸,經國家勘探,遠景儲量另有不低于800萬金屬噸,具有儲量大、雜質低的特點。花垣錳礦區屬特大型礦床,工業儲量2262萬噸,平均品位19.7%,系我國最大的錳礦床,有“東方錳都”之稱。湖南的花垣縣、重慶的秀山縣、貴州的松桃縣,并稱為“中國錳三角”,其中重慶秀山縣的錳礦石遠景儲量達2400萬噸,貴州松桃縣的錳礦石遠景儲量更是高達9000萬噸以上,位居全國第一。我國目前的電解金屬錳總產量在200萬噸左右,錳三角的產量為120萬噸,占全國的60%。錳三角的電解金屬錳企業每年需消耗硫酸180萬噸,而三立集團的副產品正是硫酸,這是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同時,三立集團已取得花垣縣境內鉛鋅礦產資源12個采礦權證,礦區面積25平方公里,采礦權證范圍礦山金屬儲量占全縣鉛鋅資源儲量的70%以上,并通過關聯企業在西藏、云南、貴州、湖南永州等地擁有數個以鉛鋅礦為主的采、探礦權證。
三立集團目前已形成年產電解鋅8萬噸、硫酸24萬噸、金屬鎘1000噸的生產能力,公司計劃在兩年時間內形成20萬噸電解鋅生產規模。本項目充分發揮三立“馳名保護”的品牌效應,立足于三立集團所屬的花垣及西藏、云南、貴州、湖南其它地區擁有礦山資源的開發利用,為三立集團傳統主營業務實現規模升級的組成部分。項目由20萬噸/年電解鋅、35萬噸/年焙燒鋅精礦尾氣制酸、4000萬度/年余熱發電、回轉窯同步處理20萬噸電鋅尾渣四個部分組成,預計投資總額15億元,建成后年銷售收入39.5億元,可實現年利潤3.5億元,年稅費3億元。并在今后的發展中力爭形成30萬噸以上/年電解鋅生產規模和采選能力。同時,著手進行10萬噸/年高純金屬錳(Mn99.9)項目準備工作。
三立標志logo簡約大氣,體現了三立大品牌氣質,上海vi設計公司認為設計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