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越成功,其對品牌和logo設計的重視程度越高。本文介紹棠溪劍業品牌故事和棠溪劍業標志logo設計圖片。
棠溪劍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的文化企業,公司成立于1986年,以傳承創新傳統工藝,挖掘傳統劍文化,弘揚民族精粹為己任,立足工藝藝術品、禮品、收藏品等文化領域,不斷提高技術和工藝水平,整合資源,延伸產業鏈,目前已經成為集創意研發生產銷售系列寶劍、文武學校、文化旅游、和田玉加工貿易、地產開發為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
作為全國創名牌企業、中國科技型企業、河南省文化重點保護企業、中國冶鐵鑄劍文化研究基地,公司廠區位于河南省西平縣城南107國道金三角,廠區以承擔鑄劍工程與劍文化研究、傳統手工工藝挖掘與復興為重任,高起點規劃,融合劍魂雕塑、亭臺樓榭、小橋流水、碑亭竹林、手工鑄劍坊等景點為一體,占地100余畝,是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
公司精心創意研制的系列棠溪寶劍承襲了古代手工千錘百煉、金屬改性的傳統工藝,具備 “強、韌、硬、彈”四大特點,硬可斬釘截鐵,韌可彎曲120度不斷裂變形,光鑒寒霜,靈氣逼人。河南省科委、國家有關權威部門多次組織專家鑒定會,均認定:“恢復了正宗棠溪寶劍的生產,填補了國家空白,具有國際同類產品技術先進水平”。核心鑄劍工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劍產品也曾榮獲國家、河南省科技進步獎、全國發明金獎、全國專利金獎、全國新產品特別金獎等60多項大獎、16項專利;2002年獲得了ISO:9000質量認證,是中國寶劍唯一的原產地標記注冊保護產品——世界名牌。作為中國寶劍行業最具規模的生產廠家,其核心技術、綜合研發能力、產品結構在行業內一直被譽為翹楚。
棠溪劍業始終為挖掘弘揚棠溪文化、寶劍文化不遺余力。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述:西平棠溪春秋屬楚,戰國屬韓,方圓480平方公里,時有冶鐵鑄劍工匠7000余人,乃著名冶鐵鑄劍圣地。西平縣至今仍保存有被國務院批準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冶鐵鑄劍殘爐。《中國通史簡編》載:“西平有龍淵水,淬刀劍特堅利。”《史記》載:“鑄多非一工,世稱楚棠溪”;“天下之劍韓為眾,一曰棠溪、二曰墨陽、三曰合伯、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將也。然干將、莫邪劍名也,其劍皆出西平縣”。正是由于在文化挖掘和工藝恢復方面的杰出貢獻,棠溪劍業有限公司被國內社會各界和海外華人垂愛,受到了全國一百多家大型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并且得到原國家領導人程思遠、王光英、耿飚、及全國新聞界、文化藝術界名人的大力褒獎,產品先后被河南省博物院、香港澳門特區、國家歷史博物館、黃帝博物館、國家體育博物館、中國收藏家協會、全國人大等收藏,被國家權威部門譽為“中華第一劍”、“天下第一劍”,給予棠溪寶劍很高的贊譽。公司也于2007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寶劍文化研究基地”,西平縣因此被命名為“冶鐵鑄文化之鄉”。
面對市場競爭環境變化和文化產品蓬勃發展的大潮,棠溪劍業公司定位于“寶劍禮品專家”,秉承“厚德、誠信、善思、敏行”的企業精神,凝聚傳統工藝精華,飽含鑄劍大師心血,匠心獨運,打造富有鮮明時尚色彩的系列寶劍產品和衍生產品,有穿越歷史、俠客情懷的棠溪仿古劍,絕世珍品、大家鑄造的棠溪收藏劍,修身養性、天下無雙的棠溪健身劍,凌然正氣、消災驅邪的棠溪鎮宅劍,賦予情懷、創意獨特的棠溪吉祥劍,充分將“棠溪寶劍、百兵之君、禮行天下”的產品正能量傳遞給廣大消費者和寶劍愛好者。
棠溪劍業標志logo簡約大氣,體現了棠溪劍業大品牌氣質,上海vi設計公司認為設計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