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越成功,其對品牌和logo設計的重視程度越高。本文介紹道光廿五品牌故事和道光廿五標志logo設計圖片。
遼寧道光廿五集團滿族釀酒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道光廿五集團公司),位于歷史名城遼寧錦州市松山新區。前身為“同盛金”燒鍋,始創于清嘉慶六年(公元1801),是世襲皇莊莊頭錦州高士林創辦的,因為他開的燒鍋有戶部奉旨頒發的“龍票”,屬皇封燒鍋,其產品被尊為宮廷宴酒。解放后,同盛金燒鍋收歸國有,更名為“錦州凌川酒廠”。1998年8月,改制成立遼寧道光廿五集團滿族釀酒有限責任公司。
道光廿五集團公司歷史悠長,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
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張學良將軍曾贊美凌川酒并揮筆寫下“酒中仙”三字。
開國元帥朱德總司令1954年題詞盛贊:“南有茅臺,北有凌川”。
如今,這個具有212年釀酒歷史的股份制企業,釀酒嚴格按照滿族傳統工藝;貯存方式更為獨特,采用木質酒海穴藏。出窖酒呈微黃,香氣襲人,是東北三省一區第一塊國家優質銀牌得主。1963、1984、1988、1994和1998年五次蟬聯國家優質銀牌獎。
1996年7月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
從1952年起,產品就先后出口日本、法國、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及港澳地區。曾被國務院選定為國慶十周年慶典宴酒,擺上首都人民大會堂國宴廳。
1996年 6月,老廠北區搬遷,偶然在地下發掘出清朝道光乙巳年(公元1845)穴藏貢酒四個木酒海(古時盛酒容器),內藏原酒4噸。經國家文物局、錦州市人民政府組織考古、釀酒專家鑒定,這批穴藏于道光廿五年、已有一個半世紀的貢酒實屬舉世罕見,珍奇國寶。專家命名為“道光廿五”。對此,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題詞:“法蘭西有路易十三,中華有清道光廿五”。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1999年10月,由中國嘉德拍賣有限公司舉辦的道光廿五貢酒拍賣專場在北京舉行,百斤貢酒拍賣出了350萬元天價。
同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出土的木酒海及定量原酒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2003年7月,道光廿五百斤貢酒羊城又拍天價558萬元。
2000年9月,全國釀酒專家組確認道光廿五集團公司釀酒工藝為“全國惟一滿族傳統釀酒工藝”。
2001年9月,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協會等評定道光廿五白酒與茅臺、劍南春、瀘州老窖等為“中國十大文化名酒”。
2003年5月,道光廿五貢酒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產地域保護品牌。
2004年,經國家旅游局批準,集團公司成為“全國首批工業旅游示范單位”。
2009年4月,榮獲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馳名保護”。同年3月和2010年9月,中央電視臺分別制作、播出專題片《古酒傳奇》和《木酒海傳奇》,向世人介紹百年貢酒和清代宮廷燒鍋第一世家的傳奇故事。
2011年,國家商務部以商貿發(2011)22號文件形式,認定道光廿五集團為中華老字號。
2012年8月,中央電視臺又一次制作、播放專題片《清道光木酒海》,至此中央電視臺三次制作、播出有關道光廿五的專題片,引起強烈反響。
道光廿五集團公司以文化構筑品牌力,以品牌運作發展力,實施名牌戰略,站在中國名牌高峰向世界名牌攀登。十余年來,先后獲得國家、省市物質與非物質雙保護等諸多殊榮與嘉獎,成為錦州市及至遼寧省“名片”。
道光廿五標志logo簡約大氣,體現了道光廿五大品牌氣質,上海vi設計公司認為設計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