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上市公司品牌戰略 & 品牌設計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 > 品牌設計 > 天津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天津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2023-04-09

    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天津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天津大學校徽校訓圖片



    天津大學簡介

    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戰爭失敗后,學校在自強之道以作育人才為本,求才之道以設立學堂為先的辦學宗旨下,由清光緒皇帝御筆朱批,創建于天津,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學校初名北洋大學堂,內設頭等學堂(大學本科)和二等學堂(大學預科),頭等學堂設四個學門:律例、工程、礦務和機器。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校被迫停辦,后于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庫復校。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定名為北洋大學校,1913年定名國立北洋大學,1928年大學區制試行,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1929年,根據《大學組織法》學校更名為國立北洋工學院。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遵教育部令學校西遷,9月10日與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和北平研究院共同組建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臨大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8年7月,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改組為國立西北大學、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和國立西北醫學院。其中,北洋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國立西北工學院,校址設在陜西省城固縣。抗戰時期,學校各界校友要求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國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將其工學院劃出并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1944年李書田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

    抗戰勝利后,國立北洋工學院(泰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理學院院長陳藎民接收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學北平部)四校師生返回天津,恢復國立北洋大學,1946年復名北洋大學。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并,由國家定名為天津大學。1952年全國范圍內的高校院系調整開始,天津大學調出十幾個系組,充實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學,哺育了蹣跚起步的中國高等教育。1959年被中共中央指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大學。改革開放后,天津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天津大學的發展始終得到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有力支持,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同志曾到學校視察。建校以來,學校秉承興學強國的使命、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愛國奉獻的傳統和矢志創新的追求,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迄今為國家和社會培養30多萬高層次人才。

    長期以來,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天津大學已成為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天津大學設有衛津路校區、北洋園校區和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衛津路校區占地總面積136.2萬平方米,北洋園校區占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占地總面積30.9萬平方米。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8302人,其中本科生19091人,碩士研究生13840人,博士研究生5371人。現有教職工4960人,其中院士17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7人,青年拔尖人才25人,教授887人。

    學校堅持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發展理念,形成了工科優勢明顯、理工結合,經、管、文、法、醫、教育、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學科布局。現有74個本科專業,4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0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天津大學共有25個一級學科參評,進入A類學科數達到14個。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進入A+檔、4個學科進入A檔(2%-5%)、9個學科進入A-檔(5%-10%)。12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個進入ESI前千分之一。由我校牽頭培育組建的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由學校牽頭的天津應用數學中心成為國家首批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學校持續深化醫教協同,現有多家直附屬醫院及合作共建醫院。在最新一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由天津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成果獎7項,其中2項成果獲一等獎。有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8人;國家級教學團隊9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5項;國家級一流課程45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6門;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37個;全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5個;全國強基計劃專業5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0個;全國示范性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4個,是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入選學校。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6年至2020年,共獲國家三大獎2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6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共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為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33個、天津市工程中心23個、天津市國際合作基地36個。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8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于2019年10月正式啟動建設;獲批建設合成生物學前沿科學中心,是教育部首批批復建設的7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學校獲批10個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藥學院獲批高校國際化示范學院推進計劃。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立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與中國與中歐國家科技創新大學聯盟,成立中國東盟智慧海洋教育中心及國際能源合作機構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學校與世界上50個國家、地區的256所高校、研究機構及公司簽署協議。在海外成立了3所孔子學院,分別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和法國尼斯大學孔子學院。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天津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



    本文關鍵詞:

    天津大學校徽,天津大學校訓,天津大學校徽含義
    聲明:本文“ 天津大學校徽校訓和簡介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總監談
    總監一對一免費咨詢與評估
    點擊咨詢總監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S
    總監微信

    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務咨詢 張小姐

    業務咨詢 付小姐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