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重慶對外經貿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重慶對外經貿學院(原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是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2年開始招生,2003年被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2012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2020年通過教育部專家組評審,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曾被評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中國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是重慶市首批民辦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坐落于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蘊的歷史名城重慶,在合川區和銅梁區建有3個校區,在校學生超2萬人,教職工1千余人。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學校已形成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文學、理學、工學、藝術學、教育學綜合發展的學科專業格局。設置12個二級學院,現有本科專業48個,專科專業4個,涉及7個學科門類、22個專業大類。其中應用經濟學為市級重點學科,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旅游管理為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務英語為市級一流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旅游管理為市級轉型發展試點專業。大數據與智能工程學院2021年獲批重慶市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
學校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獲重慶市教育系統先進黨組織重慶市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管理學院學生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培育單位,藝術設計學院學生黨支部入選重慶市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學校立足重慶,面向數字經濟服務型產業和數字經濟應用型產業,瞄準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成渝雙城經濟圈對人才的需求,打造以經濟學、管理學類專業為主體,英語、商務英語、日語、翻譯等專業為語言支撐,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應用統計學等專業為技術支持的一體兩翼的學科專業格局,構建商貿+語言+技術的應用型對外經貿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開放意識強、技術應用能力強的跨境商貿和跨文化傳播人才。
學校歷來注重教學科研和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數字經濟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入選國家發改委重大建設項目庫,重慶現代數字經濟研究院為學校捐資成立的市級科研平臺。建有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市級眾創空間1個,擁有數字經濟技術創新中心等3個區級科技創新平臺。設有數字經濟人才培養試驗區,智能教育與智慧學習協同創新中心,網絡輿情大數據研究中心、數字媒體技術與應用研究所、全媒體創意傳播研究中心、智慧管理+研究發展中心等12個校級科研機構。互聯網+時代下的雙創型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跨境數字經濟產學融合創新創業人才班教學研究、騰訊云大數據綜合實驗室建設等6個項目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基于涉外通關產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三等獎,‘一帶一路’倡議下跨境數字經濟產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5個項目獲重慶市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立項。
學校積極開展校地、校企合作,全面深化產教城融合發展。與合川區和銅梁區相關部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與騰訊云(北京)有限公司共建西南地區高校首家騰訊云實驗室;與北京星宏傳媒共建星宏影視融媒體產業學院;與北京中科文峰共建國家級智能經濟產教融合實踐基地;與保利(文旅)、愛奇藝(重慶)有限公司、歐文教育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學生帶薪實踐項目。與阿里巴巴、京東等130余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并簽訂共建實習實踐基地協議。
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化,凸顯對外特色,實行開放式辦學,與泰國、韓國、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等國家的院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友好合作關系。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招收留學生。常年聘請外籍教師在校任課和講學,開展師生留學游學訪學活動。學生赴國外帶薪實習項目發展成熟。
學校累計向社會輸送畢業生5萬余人,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認可。未來,學校將主動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融入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建設,著力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重慶對外經貿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