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江西中醫藥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江西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9年,坐落在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江西省省會南昌市。學校堅持為國家改革發展服務,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服務的辦學宗旨,弘揚惟學、惟人、求強、求精的校訓,以培養適應社會進步和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實踐型、創新型、創業型人才為目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已成為以中醫藥教育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產學研結合特色鮮明的高等中醫藥院校。近年來,學校獲得全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單位等榮譽稱號,入選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創新創業教育50強高校和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高校。
學校是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設有教育教學機構17個,擁有直屬附屬醫院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9所,各類實踐教學基地181個。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大批國家級、省級高層次人才,現有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占54.13%,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占85.1%,博士研究生導師195人。
現設有本科專業31個,涵蓋醫、理、工、文、經、管、藝、教育等學科門類,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0個。擁有中醫學、中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共3個授權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碩士招生專業40個。擁有江西省一流學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專病)7個。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和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招生資格,是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是全國唯一的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改革試點單位。
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中藥固體制劑制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蒙藥丸劑關鍵技術及工藝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創新藥物與高效節能降耗制藥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共有省部級科研平臺57個,其中包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后流動站2個、工作站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4個。
學校以獨立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其中,雙惟實踐育人模式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實現該獎項江西省零的突破。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其中,熱敏灸技術的創立及推廣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填補了江西醫學領域空白;中藥制造現代化固體制劑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實現江西藥類該獎項零的突破。研發白頭翁皂苷提取物和白頭翁皂苷提取物注射液獲批為國家二類新獸藥,是實行新獸藥分類注冊管理以來,全國第五、第六個獲注冊批準的二類中藥新獸藥,標志著江西獸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5年,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51項;獲批科研項目2822項,其中,獲批6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獲批項目數在全國中醫藥院校排名中位列第三,在中藥類別中排名第一。
2020年9月,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標志著我校以中藥學學科為主體的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已邁入世界高水平學科行列。2021年,學校在校友會全國高校排名212名,比2020年提升43位;在全國中醫藥院校排名第8位,比2020年提升3位。學校的23個專業上榜全國軟科專業排名前50%,其中中藥學專業評級為A。2022年,中藥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三個學科分別入選江西省一流學科(第二輪),分別獲批高峰優勢、高峰特色和潛力發展學科(第二輪),獲得3.5億元建設經費支持。
學校倡導并踐行贏在終點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先后開展了科研實踐班、雙惟實踐班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創辦岐黃國醫書院,開啟書院式培養中醫臨床高層次人才的新模式。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順利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和中醫學、中藥學、藥學專業認證。在第五屆、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均奪得金獎,在第一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中獲銀獎2項,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一等獎。學校畢業生就業率、考研升學率一直名列江西省本科院校前列,多次被評為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在中藥藥劑、針灸推拿、中藥炮制學等學科領域形成了突出優勢。中藥制劑創新團隊入選中組部、中宣部、人社部和科技部第六屆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學校研發的中藥制藥系列關鍵技術和設備被100多家企業采用。原始創新成果熱敏灸理論和技術,揭示了針刺穴位和灸療穴位的差異,開創了內源性熱敏調控治療疾病的新途徑,開創了北看天津針、南看江西灸的格局。中藥炮制學獲批首批國家級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
直屬附屬醫院江西省中醫院(江西省骨傷醫院、江西省肛腸醫院)是江西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的龍頭和中心醫院,是全省規模最大、學科設置最全、技術力量最雄厚、醫教研緊密結合的現代大型綜合中醫醫院,也是江西省首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年服務量達百萬人次,開放病床1738張。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單位,先后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中醫藥應急工作先進集體等數十項榮譽稱號,是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首批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單位、國家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江西省中醫醫療聯合會理事長單位。由附屬醫院牽頭推進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江西醫院已正式揭牌運行,并不斷取得新進展,正全力打造引領江西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新樣板、新高地、新名片。第二附屬醫院2018年被獲批為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擁有編制床位400多張。學校創辦了全球首家熱敏灸醫院江西熱敏灸醫院,組建了江西省中醫康復(熱敏灸)聯盟,在全球已有69家分院。與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西中醫藥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在抗疫期間,學校勇擔當中醫藥院校責任使命,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預防、救治、康復全過程。武漢疫情期間,牽頭制定了江西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建立了除武漢以外首個純中西醫結合定點救治醫院,選派了51名醫護人員援助湖北武漢等地。組織中醫藥專家援助烏茲別克斯坦抗疫,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專門致信習近平主席表達謝意。上饒鉛山、上海、南昌等地暴發疫情期間,派出多支醫護隊伍支援抗疫;啟動附屬醫院撫生院區作為定點救治醫院,全部治愈出院,實現零加重、零感染,充分彰顯了中醫藥院校的使命擔當。
學校產學研結合辦學特色鮮明,創建并發展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江中(制藥)集團。累計為全國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近300項,研發中藥及相關產品70余個,先后有16個產品實現了單品種年銷售額超億元。在校友會2021中國大學技術轉讓收入排名100強中,學校位列全國第65位,江西省高校第1位,全國中醫藥院校第2位。獲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頒發的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和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
學校深入貫徹落實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熱敏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助力我省推進百億級熱敏灸產業發展。大力推進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灣里核心區建設。學校扎實推進科創城建設,積極推動中醫藥裝備國家創新中心、熱敏灸、香療、食療等技術和產業落戶贛江新區,持續推進聯合創建國家中藥產業創新中心,致力于將中醫藥科創城打造成為江西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協助我省成功申報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
學校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有資格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高等院校之一。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招收留學生博士研究生,在韓國建設了世明大學孔子學院。創辦中國首家為外國政要提供中醫藥體驗服務的高端平臺岐黃國醫外國政要江中體驗中心。與中國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江中集團共同創立中國首家國家中醫藥教育國際化(南昌)試驗區。牽頭成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熱敏灸專業委員會,相繼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江西中醫藥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