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是2006年4月,經省、市政府批準成立、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市屬公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校坐落于南京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園,設有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自動化工程系、人文社科系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現設有23個專業,在校生8800余人,全校在職教職工近400人。
學校面向全國18個省份招生,2021年招生計劃2700人,錄取率99.6%。十四五期間,學校將繼續堅持差異化、特色化的辦學思路,聚力創新,聚焦人才培養,積極探索創客教育與職業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踐行讓每一個學生自信面向未來的辦學使命,大力培養眼里有光,心中有愛,手里有活,腳下有路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末,努力建成航空航天特色示范校,并基本達到省高水平學校建設標準。
強化生涯管理,促進高質量就業。高質量就業是學校高質量辦學的名片。學校聚焦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全面加強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新生入校即開展MBTI、霍蘭德等就創業方面的前期測評,引導學生正確自我認知;成立壹生涯工作室,將職業生涯規劃納入課程教學,強化學生生涯規劃意識,啟發學習的原動力;開展大學生生涯嘉年華活動,幫助學生探索體驗外部工作世界,提升人職匹配度。建立班級-系部-學校三級選拔機制,在全員參與江蘇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賽基礎上遴選優秀選手精心培育,學校已連續四年獲得江蘇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賽特等獎和優秀組織獎。不斷完善崗位實習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果,形成了三級分責(校-系-師)、三方聯動(校-企-生)、三管齊下(教育-管理-考核)的崗位實習管理體系。建立學生職業取向檔案,結合企業需求,進行精準推薦,提升了職業期待吻合度。電氣自動化專業近60%學生沿著專業人才成長路徑實現了崗位升遷,就業質量、就業對口率大幅提升。2021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達96.4%,其中近60%在南京地區就業,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為91.62%,對自身發展的滿意度為92.51%,對母校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的滿意度為92.77%。畢業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為5237元,高出全省高職院校平均水平650元,位列全省高職院校第一方陣。
深化產教融合,提升內涵建設水平。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生命線。積極構建共建共育、共享共贏機制,與知鏈、海爾、大疆、華為等4家知名企業共建產業學院,與上海三菱共建示范性職工培訓基地,與中郵建、南京華高、南京冠盛等10家企業共建企業教師流動站和學生實習實訓基地,與中郵建、南京冠盛、南京東潤共同成功申報江蘇省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圍繞南京市四大支柱產業轉型升級,八條重點產業鏈125突破行動,主動對接高淳區4+2產業鏈,突出主干專業(群)建設,優化專業(群)設置,逐步構建重點突出、特色鮮明、融合發展的專業(群)體系。立項建設十四五校級品牌專業3個、特色專業4個,新開設智能控制技術、金融科技應用、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等3個專業,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群獲批建設省高水平專業群,14個項目獲批市屬高校十四五重點建設項目。省級及以上重點建設、規劃教材5本,省青藍工程骨干教師 9名。2021年,學校榮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江蘇省職業院校教學大賽二、三等獎各1項,江蘇省高校微課教學大賽一、二等獎各1項,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四項。
厚植創客文化,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創客文化是培養創新性技術技能人才的土壤。2021年,學校進一步完善54333創客教育體系,厚植人人皆是創客的校園創客文化,以培養航天領域技術技能人才為抓手,推動創客校園建設向縱深發展。舉辦院士進校園活動,成立王曙群航天空間機構裝配大國工匠工作站,組建第五期雙創實驗班暨大國工匠班;協辦中國航天大會產教融合與工匠人才發展論壇,被授予全國應用型高校科普衛星工程旗幟(全國唯一);舉辦百年回望:中國共產黨領導科技發展暨‘南京職教師生的聲音遨游太空科技活動、2021空間飛行器技術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2021年航空航天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十屆南京科技學術年會分會等,被授予新時代航天工匠人才聯合培養基地、航天科技教育聯盟理事單位稱號。2021年,學院申報縱橫向課題51項,授權專利663件(累計2753件),專利申請和授權量連續四年位居全省高職院校前三名,被評為江蘇省知識產權工作先進集體,獲批中國科協科技工作者之家組織建設項目1項(全國唯一一所高職院校)、江蘇省科普工作示范基地,榮獲江蘇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三等獎1項。
做強社會服務,區域影響力顯著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是辦學綜合實力的試金石。牽頭組建高淳職教集團,打造區域職業教育發展新高地。與高職園合作推進高淳區校地融合發展聯盟建設,提升創新合作與技術轉移工作成效。舉辦2022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和高淳區醫療器械專業人才培養論壇,與高淳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簽署校會戰略合作協議,并與8家龍頭企業簽訂大學生就業創業實習實訓基地協議。舉辦2022年科技活動周暨高淳區醫療器械與大數據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與南京計算機學會、江蘇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共同簽署校會戰略合作協議,校地校企共同探索示范性全路徑人才培養模式,共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引入并投資新研機構1家江蘇宇航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該公司現有在研在孵項目2個,注冊孵化企業5個,實現開票收入1300多萬元,入選紫金高峰人才計劃1項。實施企業在職職工技能振興行動,2021年與高淳區18家企業簽訂產才融合培養協議,協助5家企業申報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自主認定,已培訓認定647人次。與高淳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高淳區人社局合作,開展退役軍人和新工種培訓,共計培訓4791人(累計9819人)。學校被高淳區人社局授予再造勞動力優勢十項行動計劃實踐基地稱號,被高淳區總工會授予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踐基地稱號。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