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越成功,其對品牌和logo設計的重視程度越高。本文介紹寰亞品牌故事和寰亞標志logo設計圖片。
寰亞綜藝娛樂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設於香港,是亞洲最大及最成功的華語電影制作公司之一。自一九九四年成立以來,寰亞已制作或融資制作超過60部華語電影,包括賣座電影《志明與春嬌》(2010)《投名狀》(2007)、《集結號》(2007)、《傷城》(2006)、《夜宴》(2006)、《放.逐》(2006)、《頭文字D》(2005) 及《無間道》三部曲(2002-2003),其間由好萊塢翻拍的美版《無間道》即《無間道風云》(The Departed) ,于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中囊括4個重要獎項,包括最佳電影及最佳劇本。寰亞出品的電影在康城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釜山電影節、臺北金馬影展及香港電影金像獎等國際電影頒獎典禮及電影節中獲得約350次提名,并先后贏得超過140個獎項。
1994年,當香港電影呈現下滑趨勢之時,七位對電影極度熱愛的香港電影人在逆境中迎難而上,聯手創辦了寰亞綜藝集團有限公司,主攻電影制作和宣傳推廣。對于一家電影公司來說,創業作即意味著第一單生意,能否憑借創業作一炮打響顯得尤為重要。
公司創始人兼主管之一的莊澄選擇以舞臺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為切入點,信心十足地邀請經驗豐富的高志森為該片掌鏡,結果,投資僅300萬港幣的音樂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不單票房突破2200港幣,還在翌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角逐中拿下一個“最佳編劇獎”,此役寰亞公司之后,寰亞公司逐漸在香港和華語影壇打響了知名度。
寰亞一開始規模不大,但投資拍攝的電影題材非常多樣,從警匪片《最后判決》到內地文藝片《黑駿馬》,寰亞公司都有涉足。在新世紀到來之前,寰亞始終處于艱苦的創業掙扎之中,雖然公司投資的《公元2000》在票房取得成功,但不屬于大獲全勝的盈利。之前投資拍攝的《野獸刑警》即使斬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殊榮,但并未給公司的整體業績帶來多大的幫助,一家電影公司,僅靠著幾部中型制作的影片是不能持久發展下去的。
2003年,寰亞公司進軍內地的音像制片銷售行業,與素有業內老大之稱的中影集團合作發行音像制品,寰亞手中的王牌就是旗下大量賣座的港產電影,這批作品相當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娛樂觀賞價值,投入市場后會有立竿見影的收效,這對于合作雙方來說,都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除電影制作外,寰亞代理發行的電影片庫有逾150部華語電影,包括多部經典電影作品如王家衛的《阿飛正傳》及《旺角卡門》,周星馳的《西游記I / Ⅱ》,杜棋峰的《東方三俠》及《現代豪俠傳》等。現時,寰亞電影與中國電影集團(中國)成立合營公司在中國從事發行業務,并與多間公司訂立一系列播映權預購協議。
寰亞綜藝集團有限公司的目標是制作高質量兼具商機的華語電影,加上電影庫的豐富藏量,集團致力保持亞洲制作及華語電影發行上的領導地位。
寰亞標志logo簡約大氣,體現了寰亞大品牌氣質,上海vi設計公司認為設計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