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南昌大學簡介和校徽校訓
南昌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與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學整體建設高校。 學校地處英雄城南昌市,擁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4個校區,其中前湖主校區占地面積4321畝,校舍建筑面積150萬平方米。
學校前身江西醫學院、江西大學和江西工業大學分別溯源于1921年創建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和1958年創建的江西工學院。1993年江西決定將江西大學與江西工業大學合并組建南昌大學,1997年南昌大學被教育部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4年成為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大學,2005年南昌大學與原江西醫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南昌大學。黨和國家領導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學校的建設與發展。2008年10月,習近平同志視察學校時深情寄語南昌大學前景無限。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學校視察,就高校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發表重要講話,并勉勵學校走創新發展之路,希望當代大學生珍惜韶華,用青春鋪路,讓理想延伸。
學校現設有人文學部、社科學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和醫學部,擁有12個學科門類的132個本科專業,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學校設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共有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ESI排名全球前1‰,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等級為A。
學校本部現有在編教職工4358人(其中專任教師2717人,高級職稱163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75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2個。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使命,近年來涌現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第一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黨支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國工人先鋒號工程力學實驗中心、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食品科學與工程教師團隊等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江風益、祝新根、國際護理界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鄒德鳳等為代表的一批愛崗敬業、立德樹人的先進典型;江西省模范教師王雨、博導媽媽石秋杰用生命詮釋了南昌大學教師愛黨愛國、愛崗敬業、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四愛精神。
學校本部現有全日制本科學生34087人,各類研究生16538人,國(境)外學生1762人。學校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了以三制、三化、三融合為特征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以卓越人才培養為代表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雙學位和主輔修為形式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入選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4門、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4個。入選全國首屆教材建設獎全國優秀教材1項,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1人。入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1項。獲評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1個、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2人。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2個,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4個,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1個。建校以來,學校共培養了50多萬優秀人才,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和本科教學的優先地位。對接教育部雙萬計劃,獲批59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0門課程入選國家一流課程,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37位。連續兩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5項。學校是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江西主節點單位,是江西唯一參與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建設的高校。
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中國-加拿大食品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南昌),2個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1個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1個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1個全國紅色旅游創新發展研究基地,1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1個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9個江西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5511重大科技創新培育平臺,74個省部級科技平臺(不含附屬醫院),19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21年,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326項,其中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項、優秀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項、重點項目2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1項;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6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
學校協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取得了一批原創性、標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江風益院士團隊硅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項目獲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這是自國家科學技術獎設立以來,首次由地方高校獲得的一等獎,之后又取得多項創新成果,不斷突破我國LED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助力江西打造南昌光谷。2019年,經中國照明學會鑒定,高光效黃光LED技術等5項成果中,有4項國際領先,1項國際先進。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共獲23枚金獎(含7個推薦國際項目),其中第七屆大賽我校斬獲19枚金獎(含7個推薦國際項目)并獲得總決賽冠軍。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布的2017-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本科)列第28位,其中2021年列全國高校第9位。學校高水平科研論文取得突破,先后發表在Science、Nature子刊等高質量期刊上。學校還與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學校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榮獲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先進集體。稻漁工程團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學校加入了中國-中東歐高校聯合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國際聯盟,是南亞東南亞高校聯盟創始高校之一和歐亞-太平洋聯盟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聯盟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中國-烏克蘭大學聯盟成員單位,是中國教育交流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國留學培訓基地、全國漢語水平HSK網考先進考點,是江西省唯一一所獲批簡化因公出國手續的高校。學校重視國際化辦學,與40多個國家(地區)的170余所高校與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學校建立了中德研究院、中國-加拿大食品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南昌)、食品安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際食品創新研究院、國際材料創新研究院,與俄羅斯高校共建了江西省首個俄語中心。與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合作辦學項目辦學效益及社會影響不斷提升。學校分別在法國、西班牙與印度尼西亞設立了4個孔子學院和2個孔子課堂,在俄羅斯設立了漢語研究中心。拓寬學生國際交流渠道,近幾年共有5000余名學生出國(境)交流學習。
進入新時代,南昌大學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積極落實人才強校、特色創新、產教融合三大戰略,遵循育人為本、創新引領、合建驅動、改革攻堅、實干興校、拼爭一流的發展思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朝著創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奮勇前行!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南昌大學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