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上市公司品牌戰略 & 品牌設計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昆明標志設計 >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2023-04-18

    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徽校訓圖片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簡稱"長江工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直屬的公辦全日制高職院校,是全國水利職業教育示范院校、全國優質水利高職院校、水利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培訓中心、長江水利人才培養基地共建單位、湖北省雙高計劃建設院校。

    學校前身是長江工程大學。長江工程大學是在毛主席、周總理親切關懷下,于1959年成立的一所本科高校,首任校長是時任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長江水利委員會前身)主任、被毛主席稱為長江王的林一山。林一山提出萬里長江是課堂,開創了水利人才乃至工科人才培養的新路徑。至1972年停辦,長江工程大學共培養了500多名畢業生,其中108人參加三峽工程建設。

    為滿足長江水利水電建設需要,1974年11月,學校從武漢市搬遷到赤壁市恢復建校,定名長江水利水電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專。1982年3月,成立了長江職工大學,與長江水利水電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兩個層次、統一管理的組織體制。長江職工大學是當時湖北成立最早的成人高校之一。2003年,學校改制更名為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學校由水利部劃轉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08年,學校整體回遷武漢辦學。2009年丹江口職工大學進入,2021年湖北工業經濟學校進入,形成了文化大道主校區、長江新城校區一校兩區辦學格局。

    學校以黨建引領事業發展,深入實施強基固本工程、朋輩幫扶行動,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第三次創業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湖北教育簡報》對我校推進第三次創業發展的經驗進行了推介。現有全國高校黨建樣板支部2個、全省抗疫工作先進個人1人、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1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1人,全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1人、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1個,1人獲湖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學校獲省委省政府表彰,學校連續2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優勝單位。

    三全育人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將62年光榮校史作為重要育人資源,打造了思源道德大講堂、中國系列特色思政課《故事長江》、長江韻水文化節等思政工作品牌,五特校園文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獲評教育部職業院校校園文化一校一品學校,初步形成了以辦學精神、大賽精神為主要內容的長江工院人精神譜系。全國優秀志愿者、大學生自強之星、湖北省孝德青年、長江學子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等先進典型接續涌現,形成了獨特的先進典型群星現象。兩項成果獲評全國水利院校德育教育優秀成果,兩次獲評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

    學校堅持根植水利、立足湖北、對接產業、服務社會的服務面向,不斷深化與行業企業合作,與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簽訂了支持合作協議,以工匠精神引領人才培養,大力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師生在各級教學能力大賽、創新創業大賽、文藝體育比賽中斬金奪銀、捷報頻傳,獲獎300余項,2021年首次登上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國賽領獎臺,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省級復核。與300多家用人單位建立了穩定供需關系,畢業生廣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穩居湖北省、全國水利高職院校前列。

    進入十四五,學校正在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忠誠質樸、擔當進取、甘于奉獻的辦學精神,深入實施三步奮進、重回高點、再辦本科的新三步走戰略,為將學校建成省內領先、行業一流、社會知名的特色高水平職業技術大學而努力奮斗!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



    本文關鍵詞: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徽,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訓,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徽含義
    聲明:本文“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總監談
    總監一對一免費咨詢與評估
    點擊咨詢總監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S
    總監微信

    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務咨詢 張小姐

    業務咨詢 付小姐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