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 logo的設計目的在于代表企業或品牌的形象,良好的cdr logo建立起品牌和客戶之間的聯系:
自從帕特里克托馬斯(帕特里克托馬斯)提出開放式協作實驗室(打開協作)的第一個版本以來,幾乎整整一年了,這是一種低技術、物理的學生協作研討會方法。當時他在羅馬居住,通過將找到的圖像和他自己的照片輸入激光打印機的過程來創作印刷圖形。結果是不可預測的,充滿了意想不到的遭遇——正如他所說,"很難預料的美麗對話"——托馬斯認為這是一種值得教授的方法,可以在歐洲各地的一系列研討會上設計學生。
一年過去了,打開協作已經經歷了三次不同的迭代,每次都變得越來越不依賴物理和位置。在2月份的因達巴設計大會上托馬斯與平面設計師喬納森奧奇和程序員馬克斯沃勒伯一起發布了打開Collab 2.0,這是一個基于網絡的工具,將他基于機會的方法數字化,并允許設計師在任何地方進行合作。隨著大多數人現在在家里自我隔離,物理工作室離開了桌子,打開協作在某些設計師和設計學生中變得非常受歡迎,提供了一種即使在遠處也能進行創作和合作的方式。
實習期結束后回到德國,自2013年起擔任斯圖加特藝術與設計學院視覺傳達教授的托馬斯很快意識到,他在羅馬開發的方法非常適合鼓勵學生進行物理、協作和以機會為導向的設計過程。他首先在倫敦切爾西藝術學院(切爾西藝術學院)對大約150名學生進行了測試,然后他將自己的方法擴展為一種工作室形式,將學生分成兩人一組,共同創作一幅版畫。一些常量已經就位,比如使用提供的網格和圖像和文本對齊規則(0、45、90或180)。每個學生都創建了一個圖像,并和他或她的搭檔一起,將他們的圖像通過激光打印機生成第三個圖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將兩者結合起來。
學生們立刻喜歡上了它,但是災難降臨了:打印機用完了墨粉。托馬斯離開車間去倫敦尋找更多的。兩個小時后,在運氣不佳之后,藝術學校打電話來說他們找到了貨源。當他回到教室時,他看到學生們還在學習,忘記了他已經回來了。"我意識到我實際上不必去那里,"他說。
這款名為打開Collab 2.0的新工具將自主協作的理念更進了一步,允許設計師在任何地方進行數字化創作。雖然它是在新冠肺炎教傳播到今天的全球疫情之前推出的,但在我們許多人在家里被孤立的時候,這個平臺有了新的意義。托馬斯表示,開放的Collab Instagram賬戶進一步創造了個人會議之外的社區感,設計師甚至可以找到彼此,并配對進行平臺外的合作。
通過訪問該網站,設計師可以參加研討會并下載網格。在模板文件中,每個參與者根據主題制作一個黑白印刷或圖像層。將圖層導出為。聯合圖象專家組并上傳到平臺后,與另一個上傳的圖層隨機混合,生成一個新的作品。通過點擊"刷新以重新洗牌",用戶可以看到他們的工作在不同層的不同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