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上市公司品牌戰略 & 品牌設計

    聯合創智品牌標志商標設計公司
    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成都廣告設計 > 四川文理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四川文理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2023-04-20

    高校是一個充滿理想和夢想的高等學府,成為我們心之所往、情之所系、夢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紹四川文理學院簡介和校徽校訓


    四川文理學院校徽校訓圖片



    四川文理學院簡介

    四川文理學院,位于天府之國四川東部達州市,辦學歷史可溯及清末龍山書院,1976年開始舉辦高等教育,時稱達縣師范學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繼更名為達縣師范專科學校、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升為本科高校,目前是川東地區唯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被確定為四川省高校整體轉型發展試點單位,2018年被增列為四川省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擁有蓮湖、南壩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074.74畝,校舍建筑面積29萬多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50萬余冊,電子圖書80萬余冊,中外文紙質報刊55萬余種,電子期刊50萬余種,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28億元。現有各類教職工近1100人,外籍教師5人,其中專任教師836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2%,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占84%),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6人,突出貢獻專家3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優秀教師4人。全日制在校普通學生15000多人,留學生65人,面向全國22個省市招生。

    現設文學與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財經管理學院、數學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生態旅游學院、音樂與演藝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康養產業學院、中華傳統文化學院等19個二級學院,開設57個本科專業、 7個專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管理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醫學十大學科門類。

    學校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環境育人、社會合作的辦學思路,積極探索知識結構模塊化、理論實踐融合化、教學服務信息化、考核評價常態化的四化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四年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計劃,努力構建學生通識核心知識、通識實踐能力 、學科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核心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復合素質培養七大知識體系,培養具有三心四能五復合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春風化雨、桃李芬芳。學校與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捷克、韓國、馬來西亞、泰國、老撾等國家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關系,每年有300多名師生到海外高校學習交流。與國內100多家地方政府、大中型企業和事業單位建立共建合作關系。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了1萬余名大學畢業生,畢業生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富有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始終居于全省同類高校前列。

    學校實施科研強校戰略,注重科研平臺和團隊建設。建有省級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青少年文學藝術社科普及基地,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特色植物開發研究實驗室,參建工業有機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2011協同創新中心、四川省磷資源綜合利用工 程技術中心,建有巴文化研究院、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秦巴文化產業研究院、智能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川東分中心、油氣田廢水處理技術研發中心、巴山作家群研究院、書法藝術研究院等30 余個科技創新平臺;建有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四川革命老區生態文明建設研究團隊和四川省教育廳秦巴文化研究傳播創新團隊等22個科研團隊。

    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秉承博文大理,厚德篤行的校訓,弘揚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辦學精神,吸取古今優秀教育理念和中外教育改革最新成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立足川 東,服務四川,面向全國,按照三步走發展戰略和1234總體部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內涵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努力把學校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人才培養目標

    學校致力于三心四能五復合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讓高度的責任心、持續的進取心、強烈的好奇心伴隨學生終身;讓良好的表達能力、扎實的實踐能力、突出的創新能力、基本的創業能力成為學生成功騰飛的堅強翅膀;讓有社會擔當與健全人格、有職 業操守與專業能力、有人文情懷與科學精神、有歷史眼光與全球視野、有創新精神與批判思維的人,成為每一個四川文理人的自覺追求。

    學科專業建設

    學校堅持優化結構、突出特色、提升水平、錯位發展的原則,以學科建設為龍頭,遵循學科建設規律,統籌規劃,科學布局。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形成優勢學科群為目標,以規劃和建設碩士點為重點,實施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打造省內一流、國內有影響力的品牌學科。對接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積極推動文化創意、智能制造、化工環保、教師教育、康養旅游、財經管理、政治法律、生態建筑等8大學科專業群建設,全力加強資源與環境、電子信息、教育、藝術等4個重點學科建設。現有省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和數學與應用數學、文化產業管理、物業管理、行政管理、學前教育等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廣播電視編導、機械工程、美術學、小學教育等4個省級應用型示范專業,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附:學科專業分布

    教學改革

    作為四川省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項目院校,學校建有基礎外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文化與傳播實驗教學中心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項目,以及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立項建設省級教學改革項目42項、校級教學改革項目 354項,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理論物理、數學建模教研室等34個省級和校級優秀教學團隊,數學分析、熱學、中國古代史、規劃論、中國新文學史、外國文學、高等代數、小學教育科研方法等8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版畫、材料力學、非線性編輯等12門省級應用型示范課程,1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和88門校級精品(資源開放)課程。近年來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三等獎8項。

    學術研究

    學校注重科研團隊建設,建立科研創新平臺,獎勵和資助重點科研項目。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校講學,活躍學術空氣,促進學術繁榮。開辦秦巴講壇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來校講學,聘請35位名譽院長、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增強科研團隊實力。鼓勵教職工申報 高級別科研課題和橫向項目,鼓勵團體攻關和產學研用合作,提升科技競爭力和服務能力。

    近年來,教職工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17項,省部級科研課題141項,市廳級課題1580多項,獲省市社科優秀成果獎300余項、科技成果獎近10項,獲準國家專利近60項,60多項科研成果被地方各級政府領導批示或采納,出版專著50余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00余篇,500余篇文章被權威檢索工具(期刊)轉載或收錄。

    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主要從事四川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川陜蘇區歷史文化研究和秦巴文化研究。中心組建有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團隊、川陜蘇區歷史文化研究創新團隊、 秦巴文化研究創新團隊,先后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30余項,承擔達州市政府課題100余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老區建設研究論文200余篇,向省市政府呈報重要成果專報32期,有17期獲得達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簽批,多期被省委政策研究室《調查與決策》刊載。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特色植物開發研究重點實驗室,主要承擔達州及周邊特色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與分離、產品研發、藥物篩選與合成、環境污染防治與綜合利用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110篇,被SCI收錄近40篇。

    工業有機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主要針對企業在水泥、電力、鋼鐵等生產過程產生的有機固體廢物,在滿足企業生產要求且不降低產品質量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工業鍋爐等生產設施,實現固廢的無害化處置與部分資源化。

    學術資源

    學校圖書館擁有館藏紙質文獻150萬余冊,電子圖書80萬余冊,有中外文紙質報刊5萬余種,電子期刊50萬余種;藏有《四庫全書》《中國野史集成》《古今圖書集成》等大型古今叢書,有《大公報》《晨報》《民國日報》等大型報刊影印件和《大成故紙堆數據庫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人大報刊資料全文數據庫》《讀秀學術搜索》《中國學位論文數據庫》等數字資源22個。建有《川陜蘇區文獻研究數據庫》《四川文理學院數字圖書館》等特色文獻資源,與國家圖書館、CALIS、 CASHL等信息機構建立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協作關系,是川東地區文獻資源與情報服務保障中心。

    公開出版物

    學校公開出版《四川文理學院學報》《四川文理學院報》。《四川文理學院學報》創刊于1987年,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大學是文化傳承之地,是思想觀念和學術思潮的交匯處,通過對四川文理學院了解,上海vi設計公司覺得學校非常優秀,其校徽校訓也很有高度。



    本文關鍵詞:

    四川文理學院校徽,四川文理學院校訓,四川文理學院校徽含義
    聲明:本文“ 四川文理學院校徽校訓和簡介 ”信息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版權和文責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如圖文有侵權、虛假或錯誤信息,請您聯系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總監談
    總監一對一免費咨詢與評估
    點擊咨詢總監
    相關案例
    RELATED CASES
    總監微信

    總監微信咨詢 舒先生

    業務咨詢 張小姐

    業務咨詢 付小姐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