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logo設計的設計目的在于代表企業或品牌的形象,良好的商務logo設計建立起品牌和客戶之間的聯系: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在我們最近的《設計雜志之眼》第05期,主題是"分心"
雖然術語"酸"大多意味著一個大的,強大的迷幻藥(麥角酰二乙胺),它是一個加載的四個字母的描述符。"酸"所承載的文化共鳴遠比它的名詞形式更深刻。這個詞不同地讓人聯想到嬉皮士,"思想膨脹",60年代的迷幻,90年代的酸屋,狂歡者,電子音樂,干癟的毒品受害者,以及蒂莫西利瑞。在美學上,我們對這個詞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多方面的理解:佩斯利式的迷幻漩渦、op-art、甚至還有一種帶有麻醉味道的靈性。
然而,今天,我們對"酸性圖形"有了更新的理解,因為新一波當代設計師帶來了面向未來的比喻,這可能曾經看起來是天真的烏托邦和懷舊。雖然過去幾十年的酸澀美學可以承載"自由戀愛"的內涵——一種在當今世界幾乎感覺過時的開闊思維的樂觀主義——但這種新風格帶有諷刺和更黑暗的幽默感。
朱莉婭鮑爾曼,Pppanik,2009年從風格上來說,當然還是有一些笑臉,但這種新的圖形風格主要是由明亮的顏色(有很多霓虹綠)構成的;實驗性排版(它是扭曲的,從后到前,上下顛倒,呈現出粘稠滴落的液態金屬的外觀);歐普藝術風格的圖案;科幻未來主義;以及古怪的70年代倒退,帶有反烏托邦色彩的天空和沙漠場景,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傳奇的60年代工作室Hipgnosis .
可以說,一旦你開始關注它們,你會發現酸性圖形幾乎無處不在:在音樂海報和唱片封套上,這種風格最自然的歸宿,但也在編輯設計、品牌、數字設計和其他地方。設計師兼藝術總監雨果霍普曼(雨果霍普曼)曾與《032c》雜志合作,他形容這種風格是一種"真正時髦"的外觀,由"超級有機形式"和"瘋狂的字體"混合著"重金屬美學",借鑒了90年代的銳舞圖形,盡管是用現代工具創作的——"大量渲染和三維(three dimension的縮寫)內容,但也相當迷幻。"他引用大衛魯德尼克作為當前設計界迷幻狂熱的試金石。霍普曼說:"你看到周圍有這么多東西,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建立在他的原創作品上的。"。
一旦你調到他們,你開始看到酸性圖形幾乎無處不在。
甚至有一個完整的照片墻賬戶@ acidgraphix專門介紹這種風格。該飼料于2018年由路易吉布魯西亞諾發起,他是一名平面設計師,在一個不允許說出名字的主要時尚品牌擔任高級數字設計師。在他的照片墻頁面上,真實和推測的海報印刷和數字設計夾雜著一些厚顏無恥的酸標簽上的圖形渲染。
對于布魯斯恰諾來說,"酸性圖形"這個術語在很大程度上是關于"復古"技術和狂歡傳單設計的。他認為,酸性圖像的擴散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網絡的野蠻主義趨勢的演變。"我個人的觀點是,(許多創意人員)在平面設計方面已經到了想要完全打破規則的地步,"布魯斯恰諾說。"所有規則都被打破的時代之一是[90年代]銳舞傳單:他們使用可怕的字體,幾乎是反設計"
達倫奧爾洛夫,純浪漫,如@ acidgraphix所述
在這個時代,從平面設計學生到經營紙杯蛋糕生意的阿姨,每個人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使用簡單易用的數字模板來創作自己的設計,平面設計師再一次打破規則以脫穎而出是有道理的。90年代的回歸,也讓20年周期的趨勢框在你的視野中進進出出,幾乎像時鐘一樣。
雖然很難知道這可能與設計趨勢直接相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酸性圖形變得如此炙手可熱的同時,LSD的使用又卷土重來了惡習。在2018年底報告的美國政府統計數據顯示,自2005年以來,18至25歲的人承認服用二乙基麥角酰胺的人數增加了近四倍(2017年為131萬人,而2004年為31.7萬人)。我們在英國也看到了這種飛躍。直到幾年前,似乎很少有人使用迷幻藥,除了古怪的留胡子的節日花花公子,或者一些精神恍惚堅果(那種對夏威夷芋泥餅或毛絨絨的霓虹暖腿褲感興趣的人)。盡管最近這種藥物有所復興:英國政府統計數據顯示,從2012- 2013年到2014-2015年,16-24歲服用二乙基麥角酰胺的人數增加了兩倍,分別從0.4%到1.2%;2017-2018年全球藥物調查也顯示出增長,16至59歲之間的人比2016年增加了約47,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