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logo設計圖片的設計目的在于代表企業或品牌的形象,良好的幼兒園的logo設計圖片建立起品牌和客戶之間的聯系:
平面設計師李智熙最初離開韓國的原因很簡單。在她夢想中的設計工作室工作了幾年后,學習更多印刷術的想法吸引她去德國藝術與設計大學學習一門著名的字體課程。幾年過去了,隨著畢業日的臨近,李發現自己一直在思考一個許多外國學生最終都會面臨的核心問題:我應該離開還是應該留下來?
正是這個決策過程激發了李的論文項目,這是一個采訪韓國女性創意人員的網絡平臺,探討她們為什么選擇移民。很自然地,它被命名為我應該離開還是應該留下?
"非歐洲學生畢業后有18個月的居留期,"李解釋說。"如果他們不能在這段時間內找到工作或成為自由職業者,他們就必須回到自己的國家。隨著畢業越來越近,我處于一種必須為我的未來做準備的境地。對我來說,我一直知道我想留在德國。但是為什么呢?我決定和我同時代的人談談,找出答案。"
該網站對在洛杉磯、海牙、萊比錫、東京、柏林和斯特拉斯堡開始創作生涯的韓國女性進行了七次采訪,其中包括平面設計師蝦涌,字體設計師敏珠漢和插畫家鄭敏珠(韓國女藝人)金英光。該雙語平臺包括一個事實頁面,其中以醒目的黑色和綠色呈現的一系列餅圖傳達了與女性同時代人相比,參加各種韓國展覽和機構的男性平面設計師的絕對數量。
"我想與說英語的觀眾分享韓國設計領域的性別歧視問題,“李說。"我希望這個平臺能夠提高韓國女性視覺藝術家的知名度,不僅在韓國女性設計師中,而且在更廣泛的女性色彩設計師群體中激發相互支持。"
我應該留下還是離開?該網站自己的設計也為韓國女性設計師的作品提供了平臺:用于網站主頁和引用的字體影響Nieuw 2012和鄧克爾桑斯是由李政明和敏珠漢設計的,他們現在在阿姆斯特丹和柏林工作。用粗筆繪制的手繪箭頭點綴了原本生硬的印刷設計,并暗示了一種類似于搬遷主題的運動感。采訪本身是誠實的,信息豐富的,觸及了自籌資金和簽證問題,這是創意媒體不常涉及的。在某些方面,它的透明度讓人想起了O-1雜志,該雜志討論了畢業創意人員在美國經常申請的簽證。
在學生時代李致力于通過平面設計來鼓勵和激勵團結。去年,我們寫了她的平臺我生氣了,它允許有亞裔血統的人分享他們的微侵略經歷。"對于女性設計師來說,聚在一起,為彼此搭建平臺是很重要的,"她說。"韓國有一個叫女權設計師社交俱樂部的網絡,把女權平面設計師捆綁在一起,我一直在遠處看著,歡呼著。通過這樣的活動,女性設計師可以團結起來,發現自己有影響力,有人脈。"